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知青岁月丨人文山水相晖应 别有灵动藏此间

2023年05月26日 14:35:16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本网讯(作者 陈鍫延 编辑 王秀华)在一个名不经传的行政村里,深藏着三处文保点:有以18个厅、24条巷闻名的清代武举陈步高古屋,有始建于五代、为山乡平添传奇色彩的龙凤亭,有历经百余年风雨仍安然无恙的龙凤桥。这个村就是闹村乡龙中村,而这三处人文景观中,既有宅第民居,又有亭台楼阁、桥涵码头,值得一看一游。

  武魁故居

  武魁故居即闹村乡龙中村中村“陈步高宅”,为县文保单位。陈氏族人历代尚武。乾隆五十四年(1789),24岁的陈步高(谱名允选)中己酉科第三十七名武举人。他练武留下的两个石鼓,一个160公斤,还放在祖厅,另一个190公斤,保存在陈氏后裔家中。《允选先生传》载,陈步高不仅尚武且向善,以中正之道接物,以中正之心处事,筑桥、修路无不慨然,施至不附显荣。

  据陈氏肇基祖入迁时间和祖厅两块古匾悬挂时间推断,该古屋建于公元1700年至1752年。它坐北朝南,占地30亩。整座房屋由6个四合院组成,从南至北有三进,从东至西分列6排,是一座有18个厅、8个庭院、100间居室(18个堂厅除外),幢幢相连、巷巷相通,东西两边建筑对称的木结构大院。古屋四周有石墙包围,开东南西北四个门(族人称之为水门)。

  南门是正大门,面阔三开间,进深三柱五檩,中柱间置四扇大门,正门上悬“陈氏故居”匾额,门上绘有门神。门台外两旁各竖3对旗杆石,上刻“陈步高第三十七名”“中式举人乾隆己酉科”“贡元陈步魁嘉庆甲戌年”“贡元陈允瑞嘉庆弍十年”。走进门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厅大门上面的“武魁”匾额。这块匾是陈步高中举时所得,“文革”时期被破坏。1986年整修时,除“武魁”二字外,赠匾人署名和时间已磨损。前厅设有大门,面阔七开间,进深五柱十一檩,前后有檐廊。前厅上面挂着乾隆三十八年(1773)立的“达尊有二”和嘉庆五年(1800)立的“成均耆硕”寿匾。再往里走,经过天井到第三进就是祖厅,即正厅。正厅面阔七开间,七柱十三檩,设有檐廊,与前廊相连。正厅高6.36米,深13.04米,檐口高3.6米,上悬乾隆十七年(1752)立的“慈帨流荣”和康熙五十三年(1714)立的“萱茂兰荣”大匾。厢房为两层重檐木结构建筑,面阔三开间,进深五柱九檩,中间为堂厅。正厅的天井以通道为界分为东西两个。东边空地上有一处总是填不满的“塌陷”,被称为“螃蟹穴”。

  该古屋与众不同的是,门台、前厅、正厅三进的屋脊两端的角梁上都套有“母鸡头”。此雕塑意在人丁兴旺。“母鸡头”上塑爪子、尖角、鸡嘴,以显示威风。1966年10月,“母鸡头”的头部被红卫兵敲断,2007年予以重塑。遗憾的是,重塑的“母鸡头”仿古不像,创新未果,成了“龙头凤尾母鸡身”的“仙鸡”。如今古屋几乎成为空房,两翼逐渐倒塌。

  龙凤亭

  龙凤亭坐落于闹村乡龙中村李岙的龙山山脚,为平阳县第一批文保点。因亭宇原来背靠东面的龙山,面对凤山,遂名“龙凤”。《南雁荡山志》载,“龙凤亭,吴越王驻节处,僧法澄建亭以祀之”。

  公元967年9月,钱俶借巡视温州、福州之机,带着他的王妃及儿子惟治(时约19岁)、惟浚、惟漼、惟演、惟灏(第五子,时约3岁)到其幼时好友愿齐所在的南雁荡山朝圣,朝圣完毕,继而经闹村往松山。后愿齐弟子在闹村驻跸处建龙凤亭以作纪念。乾隆三十八年(1773),里人陈士发(中村陈良佐)募建;嘉庆八年(1803),武举陈步高再募建;咸丰十一年(1861),中村陈桂林、陈贤炯,李岙吴佳连,东垟卢步康,南湖坎头林振周等又募建。吴佳连献出部分土地,把坐东朝西的亭宇改为坐北朝南。“文革”期间,该亭遭破坏。1986年清明,陈、吴、卢、林后裔献资修亭宇,整匾额,塑观音像;2006年,台风“桑美”肆虐,塑像被冲,匾额被盗;当年11月,原首事后裔协力重修亭宇,重做匾额,重塑观音金身。岁月嬗递,风袭雨侵,虫蛀严重,眼看亭宇又成“危亭”。2015年正月,历届募建者后裔聚议,且呈文请示,获准承历史遗存之风貌,秉“修旧如旧”宗旨,拆亭重建,农历7月动工,11月告竣。重建后,整座亭宇与之前几乎无异,匾额“龙凤亭”三字亦是临摹古匾字迹。

  龙凤亭为木质结构,进深五柱、10.70米,面阔三间、12.40米,两边回廊设有美人靠。斗拱飞檐,凤栖垂脊,亭宇翼然,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正脊宝刹塑福禄寿三星,寓吉祥长寿;两端鸱吻,龙骧虎步,使亭宇更加古色古香,展示出帝王之气。

  龙凤亭背山起楼,傍溪建宇,紧接龙凤桥,凭栏可听流水“潺潺”,依柱能闻鸟语“啾啾”。小桥流水,亭阁融洽,甚是美妙。清人刘眉锡作诗赞:“地驻钱王节,亭标龙凤名,江山留胜迹,风土倍生情。晓雨回栏润,苍烟古道平。客来游雁荡,先向此中行。”

  龙凤桥

  龙凤桥位于闹村乡龙中村李岙,横跨在闹村溪上。民国《平阳县志》载,“龙凤桥在四十八都龙凤亭(旁),清光绪年间(1875-1908)卢洪勋等建”。

  该桥为九孔石梁桥,呈东西走向,由桥墩、桥台、桥面3部分组成。桥宽1.78米,全长32.3米,桥面至水面高约2.8米。桥墩用5根花岗岩侧脚拱立,桥台用花岗岩叠砌,桥面用5块花岗岩条石并列横铺。北侧桥面石板边缘刻有“龙凤桥”三字。

  龙凤桥是连接闹村东西两岸的纽带。东桥头紧接龙山(山脚有一条古道通往龙坑、埭头,直至水头镇)。西桥头通凤岭古道,另一条道路直达闹村乡政府。1978年,通公路之前,该桥是人们来往闹村、水头的必经之路。

  这座端庄的龙凤桥,历100多年,经无数次洪水侵袭,仍安然无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6年8月10日,因8号强台风“桑美”带来的洪水肆虐,桥孔被上游冲下来的树木堵塞,导致流水不畅,中段三档桥墩被冲垮。当年冬月,乡贤林炳锐献资修复。

网络编辑:谢天涯

知青岁月丨人文山水相晖应 别有灵动藏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