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小木船的联想

2023年03月08日 13:45:01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谢锦芳 编辑 王秀华

  平阳县城毗邻鳌江镇,与万全镇接壤。原有卫城河萦回如带,素有“楼台俯舟辑”“水巷小桥多”的江南水乡风貌。

  旧时,县城城墙有水门三座:东水门在挹仙门北首,与卫城河的东门河及东塘河相通;西水门在登瀛门北侧,与城外的龙河相通;北水门在迎恩门东边,与北门河(包括北塘河)相通。县城内如遇洪、涝灾害,可通过三水门放水直抵卫城河各方向通往大海。

  在过去,交通运输工具如河轮、汽车等尚未使用之前,小木船算得上是县城最重要的运输工具,更是县城内外货物往来的渠道。

  上世纪四十年代,县城开始拆除城墙。那时,我方少年,居东门街。如今,我犹记得东水门旧址的样子——大约在青宁巷东首终点与公厕之间。当时,小木船就是先进东水门,经衙门前的濠河(现天来巷旁)抵达白石河。

  白石河街由白石河得名。街道两边开设着棉布、鞋帽、药品、水果、水产、香烟、南北货等商店,可谓应有尽有,并且价廉物美。因此,该街道成了老城最繁荣、热闹的一条街。原本白石河街南首一半是河道,街旁商店里的货物都是依靠小木船从水路运进来的。商家们还会自搭“板桥”,让顾客上门购物。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加宽白石河街,南首的白石河被填埋,成了平坦的道路。从此,商家们不再依靠小木船运输了。

  昔时小木船集中歇停的地方称船儿埠。坡南河头船儿埠,从此处出发的木船开往鳌江、钱仓方向;靛青巷的船儿埠,当地人称“三层楼埠头”,汽车通车前,有小木船日夜运输,特别繁忙,而矾山出产的明矾也都是走水路至此,上小木船往瑞安南岸,最后转运至各地;东门船儿埠,设在大榕树边,万全“下横江”宋埠、西湾、榆垟、练川等小木船经营户,不管刮风下雨,都会照例送老百姓进城,中午时分再送他们回家;北门船儿埠,设在北门大榕树下,“上横江”水亭、石塘、湖岭、宋桥等的船老大们热衷于自己的事业,为“地方人”服务,一年如一日地划着小木船。船舱内一般能坐八个人,船头和船尾放着乘客的农副产品。他们准备到城里出售,换取肉、鱼等。老百姓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进城去进行“城乡物资交流”,为县城带来了热闹。

  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平瑞航线河轮开通了。县航管部门有了新的管理规定,凡是内河轮船各个班次未动身出发前,不准小木船拉客抢生意。这条规定约束了到瑞安南岸的小木船,于农村地方的小木船影响不大。

  小木船的最大特点是灵活机动,能随叫随到,与内河轮船定时定班次有很大的区别。我小的时候正值抗日期间。为了躲避日机空袭,我随父母到垟教舅舅家寄居。我们临时雇了一只小木船,带上棉被和一些日用品便出发了。因战时危急,请不到“二把桨”手,父亲手拿二桨,使劲地划着。船桨划动,溅起层层水花,我们破浪向前。现在想来,这已经是八十年前的旧事了。

  离我单位较近的地方,原有一个造船厂,大概是叫“腾讯体育造船厂”。该厂以造小木船为主,兼小木船修理业务。该厂的员工是由原来零散的修船师傅和造船师傅组织而来,走的是集体化道路。阿银老师傅为该厂厂长。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造船厂的规模、员工的技术水平,资金、实力都提高了很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汽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一些年轻人先用上了摩托车,富裕的家庭还拥有了私家车。慢慢地,大家出行不再乘坐小木船。久而久之,连内河轮船的乘客也廖廖无几。由于长时间亏本经营,水上客运维系艰难,只得宣告停运。

  我手拄拐杖,闲步北门船儿埠旧址,顿时有“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感慨。

网络编辑:雷鹏

小木船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