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经济 -> 列表

来料加工,让畲村走上致富路

2022年08月10日 14:35:05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本网讯(记者 林子婧 编辑 林锦屏)近段时间,家住青街畲族乡王神洞村的雷丽琴,每天一有空就会来到村口的来料加工点做手工活。“家里有老人小孩,没法到城里上班,也干不了重体力活,平时家庭支出主要来自丈夫打散工。”雷丽琴说,自从家门口建起来料加工点后,她每天都有事做,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王神洞村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常住人口580多人,村民经济收入以务农为主。为了让低收入村民也能坐上共同富裕的“快车”,王神洞村两委村干部当起了来料加工“联络员”,主动对接周边乡镇的来料加工中心,培养和招引来料加工“带头人”,在村里建起了来料加工点,让村民不出村就可实现就业增收。

  村民兰数生是王神洞村来料加工点的承包人。几年前,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她将家里的老房子重新装修,添置了10多台机器,并动员妇女居家就业。“每天基本上有15人至30人来加工点干活。”兰数生告诉记者,来料加工点的“娘子军”们,白天在加工点做衣服,晚上回家做家务,赚钱顾家“两不误”。

  在加工点,自称是新手的雷阿姨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一点都看不出来是一个刚学会使用缝纫机的新手。此前,她常年在外打工,得知村里有了来料加工点,便回到了王神洞村。她说:“在外面房租、水电都要钱,还照顾不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如今在加工点干活,既节省了开支,又能照顾到家里。”

  “我们通过村干部、网格员及党员联系户调查摸底,发现村里的闲置劳动力以妇女和老人居多,还有一部分是低收入农户和困难家庭。”王神洞村村委会副主任兰天华告诉记者,来料加工具有就业门槛低、投资少、工作弹性大等特点,是促进闲置劳动力“家门口”就业最灵活的门路。

  据了解,王神洞村来料加工点创办以来,加工过环保袋、围裙、桌布……随着时间的变化,生手变成了老手,老手变成了巧手。如今,连六七十岁的老人也能从这里赚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工资。

  在家门口就业是村民的夙愿,引进来料加工深受大家欢迎。在闹村乡东北村,两间由原村委会办公楼改建的加工点内,几名村民正干得热火朝天。村民韦祖妹一边忙着手头的活,一边跟记者聊了起来,“利用空闲时间在这里做点活,既方便照顾家中老人,又能兼顾小孩,还能增加一份不错的收入,一举多得。”

  兰锡元是闹村乡东北村党支部书记。这个被当地村民称为“家门口的共富点”的来料加工点,成了他每天必来的场所。每天上午8时,他都会开车前往佩蒂、源飞、致兴等来料加工共富联盟企业提取原材料。一个多小时后,他回到村里挨家挨户给“预约”家庭上门送原材料,并将农户制作完成的半成品收上来。看着大家的钱包日渐鼓起,他每天来回奔波的动力也更足了。

  “如今,来料加工已帮助东北村实现再就业30余人,预计每人每年增收2万多元。此外,通过场地出租、服务购买等方式,每年还将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约200万元。”兰锡元说,希望通过来料加工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居家就业、增收致富。

  近年来,青街、闹村等少数民族民众聚居的乡镇把来料加工作为“扩中提低”的重要抓手,统筹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通过“企业发包业务、经纪人承揽调度、农户(加工点)按需生产”的模式,为少数民族群众开辟了一条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新门路。

网络编辑:谢天涯

来料加工,让畲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