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千年章奥的历史变迁

2022年06月28日 14:47:24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本网通讯员 薛茂盛 编辑 王秀华

  章奥,地处平阳县城北部,平阳、瑞安两县(市)交界的平瑞塘河西岸,今系平阳县万全镇瑞阳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瓯越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卧龙和象屿两山,史上合称散屿,属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文化遗址。章奥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现在有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等4处被平阳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

  

  

  远古足迹

  章奥的南、西、北三面环卧龙山和象屿山,面朝一马平川的万全平原。大约在五千年前,万全平原尚未形成时,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卧龙山和象屿山海拔高度仅五六十米,东傍滩涂浅海,西靠连绵起伏的东太山和西太山,这给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瓯越先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产生活环境。他们在此主要依靠渔猎、原始农业和纺织生活,并学会了制作、使用石器、陶器等。据调查,象屿山新石器时代岩画遗址位于象屿山南麓“众山下”的水潦坑旁,属腾讯体育辖区,史称“象屿山遗址”或“杜山头遗址”。该新石器时代岩画,曾有历代不同时期考古人员、专家学者前往勘查研究,约于20世纪60年代因开山采石毁掉。现在的卧龙山、象屿山称“章周山遗址”,被平阳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属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代文化遗址。

  

  沧海桑田

  

  

  万全属海涨之地,世代相传的“沉落七洲洋,涨起万全垟”民谣流传至今。据明弘治《温州府志·建置》载:“平阳县万全乡负县郭,古为海乡,可泊万船,名万船岙,后筑沙塘,斥卤成田,改今名。”另据清代诗人张綦毋《船屯渔唱》诗集的“横阳两屿夹晴川,故老相传泊万船。不信蓬莱有清浅,眼观沧海变桑田”,现在万全的卧龙山和象屿山周边平原地下沉积着海洋古贝壳,鹅卵石上吸附着贝藻类古生物痕迹,足以佐证万全垟陆地是由海洋演变而来。“万全”这个区域名称,也由“万船”方言谐音演变而来。

  

  地名演变

  章奥地名已有千余年历史,而卧龙和象屿两山合称“散屿”,因形而得名,历史更久远,已无从考证。散屿中间形成扇形的幽深谷地,史前即有人类在此生产生活。约在唐代,章姓族人迁此聚居,故名章奥。明弘治《温州府志》叙山、邑里、桥梁、邮传等,分别载有与章奥有关的史料。如“象屿山,在(平阳)县治北三十五里。”“平阳县万全乡三都,湖岭、金桥、金阳、章奥……五图。”“章奥桥在三都。”“平阳县铺路有三……章奥铺在三都。”另据明弘治《温州府志·疆域》:“平阳县东至海二十五里,西至笠帽山一百二十五里,为泰顺县;南至庐屯山二百二十里,为福宁州界;北至散屿三十五里,为瑞安界。”可见章奥、卧龙山、象屿山和散屿地名由来已久,原属万全乡三都辖地。据当地老人介绍:“当时章奥大部分村民,聚居于瑞平塘河支线‘门前浃底’两岸,南至章岙周的‘仙人脚印’,北至章岙底的‘泰顺院’,房屋紧密相连。雨天人若往返其间,不须撑伞也不会淋雨。元代,房屋遭寇焚烧,章奥一分为二退居南北两地,村名改称章奥底,居南者后因周姓迁入改称章岙周。”当时遭寇焚烧遗留下的老屋基、殿基,在20世纪70年代农田基本建设时,才被整理为农田。现在散屿周边行政村地名:一是瑞阳村,古称章奥(章岙底、章岙周)。本世纪初,章岙底、章岙周两村合并,改名瑞阳。二是浦前(属金阳村)、原名铺前。三是杜山头村,原名象屿,后有杜氏族人迁此聚居,约清末改名杜山头。四是龙头村,地处龙山头部,遂名。五是章河沿(属垟西村),因杨氏族人迁居章奥村旁,又沿河而立,故名章河沿。唐代,象屿山西麓是金姓族人聚居地,村落规模较大,地名金家湾,该地建有寺院,名宝积寺,为南宋永嘉学派陈傅良弟子章用中“江南书社”创办地,后改名瑞平院(今名明心寺)。元代遭寇烧毁,村落由此颓圮,但金家湾地名一直流传至今。散屿周边还沾有“龙”的灵气和“仙”气的地名有:龙头、龙尾、珠山、龙舌、龙耳、蛟水、乌贼岩、仙人岩头、仙人脚印、仙人井等。据瑞阳村清道光五年(1825)重修《周氏宗谱·章奥龙山十景图记》载:“平阳温之大郡,万全腾讯体育之近乡,是有崇山葱郁,虬松千株,峰峦猛烈,知其中必有胜地,询之为龙山夫。山何以龙名,平阳并海而县,诸峰自西南来,周围数十里,气势横逸,屈曲若龙之盘山。”

  

  人口迁徙

  日前,笔者分别参阅了瑞阳村的《章氏宗谱》《周氏宗谱》《冯氏宗谱》,龙头村的《李氏宗谱》,金阳村浦前的《张氏宗谱》,杜山头村的《杜氏宗谱》等。《章氏宗谱》载,南宋祥兴二年(1279),章氏祖先迁居此地,这时间明显有误。据民国《平阳县志·章用中传》载:“章用中,字端叟,万全章奥人。”另据陈傅良《止斋集·章端叟墓志铭》载明,章用中去世于1181年九月,安葬于是年十二月。章用中去世时间比《章氏宗谱》载章氏祖先迁居章奥的年份(1279)早98年,这明显与事实不符。后经笔者了解,由于章奥原《章氏宗谱》历经战乱、火灾、水灾和“文革”焚烧已失传。现存的章奥《章氏宗谱》,是套用江南的章良、章均垟的《章氏宗谱》版本,并非万全章奥真实谱系。章奥章氏始迁祖应于唐代迁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该村周氏始迁祖周操于元代至元延祐年间(1264-1320),从永安(今瑞安仙降江溪)迁入,距今已有700多年。该村冯氏始迁祖于清乾隆年间从瑞安仙降坳头迁入,距今仅200多年。龙头村李氏始迁祖章孙公于宋时由处州缙云城东迁入。浦前张氏始迁祖张联耀约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从福建迁入。杜山头村杜氏始迁祖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从温州迁入。

  

  历史沿革

  唐宋元至明清时期,章奥属万全乡三都。民国时期属万全镇(区)湖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湖萍乡章岙底、章岙周行政村。1950年属宋桥乡。1956年由章岙底、章岙周、杜山头、孙楼、林岱和浦前等5村合并,称宋桥乡第六高级社,驻地章岙底村洋房东首七间头。1958年将杜山头的大部分生产队析出,改归瑞安县吴桥乡管辖,保留杜整“登科”牌坊周边“纸蓬社”的一个生产队和章岙底自然村合并,称章岙底村,仍属平阳县管辖;章岙底、章岙周、孙楼、林岱和浦前合并,改称建胜社,驻地不变,属万全公社宋桥管理区。1961年分别为宋桥公社章岙底、章岙周2个大队。1984年为宋桥乡章岙底、章岙周2个行政村。1985年3月属宋桥镇。2004年章岙底与章岙周两个行政村合并,因地处平阳、瑞安两县(市)交界地,是瑞平塘河从瑞安进平阳地界的第一村,取名瑞阳村,村委会驻地章岙底自然村,属宋桥镇。2010年7月至今属万全镇。

  

  人文古迹

  章奥负山临水,地扼平瑞塘河与千年古驿之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不论是元代御寇、明代抗倭,还是清初抗清复明或现代抗日战争,双方均抢先占领章奥。占领了章奥,即阻断了东南沿海平阳与瑞安、温州乃至闽北的主要交通命脉,等于控制了平阳。在平阳革命斗争中,这里也是红色革命基因源发地。章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史上出了数位文武进士,如杜整、杜臣美、杜克逊、章味三(祖籍章奥),当今出了近二十位博士、博士后(其中包括章奥的儿媳妇、外甥、外甥女)。境内除新石器时代岩画遗址、商周文化遗址、元代章岙周始祖周操墓、明代杜整登科牌坊、杜整墓、清康熙二年平瑞两县界牌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或文保点外,还有宋代“江南书社”遗址、塘河驿道、历代邮传及奉召官府迎候场所——章奥铺(平安铺)、宋代古桥(章奥桥、平安桥、矮凳桥)、古战场、民国时期“天顺昌米厂”及排洪抗旱水道等人文古迹。

网络编辑:周昌均

千年章奥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