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孙吴胜迹千秋在 晋代遗踪万古传——记千年古村横阳仙口

2022年05月31日 14:46:18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本网通讯员 蔡新样 编辑 王秀华

  在“千年古县”平阳,有一座比平阳建县还要早得多的千年古村,它就是位于平阳县海西镇宋埠社区,东临大海、枕靠青山的古朴村落——仙口村。

  

  古迹密布

  仙口村位于平阳县东北部,海西镇东南部,西距平阳县腾讯体育镇8.4千米,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1238人。因其地处仙口山北麓,以仙口山而得名。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四载:“仙口山,在县东二十五里。本名阳屿,晋初因以名县。东枕大海,亦名神山,上有风门岭。”

  

  

  仙口村名,以仙口山得名,源于仙石、仙坛。古代仙坛即在此村仙口山上,而不在县城仙坛山。民国温州大儒刘绍宽据其老师吴承志考证,把有关东门外仙坛山的记载都移到仙口山的下面,“宋以后始以仙坛山专属东郭之山”。古代的仙坛山范围是很大的。民国《平阳县志》载:“有巨石,古名仙石,《艺文类聚》引《永嘉记》云:‘阳屿有仙石,山顶上有平石,方十余丈,名仙坛。坛陬有一筋竹,凡有四竹,葳蕤青翠,风来动,音自成宫商。石上净洁,初无粗箨,相传曾有却粒者于此羽化,故谓之仙石。”

  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山川上》载:“自岭门山东北迤为仙坛山……又东南为仙口山,东枕大海,本名横屿,吴置船屯于此,一名阳屿,晋初因以名县。亦曰神山……”《读史方舆纪要》谓此山本名横屿,三国吴置横屿船屯,盖以山名。据此,则横屿又名阳屿。又疑本作横阳屿,“阳”上夺“横”字也。清代张綦毋《船屯渔唱》道:“葳蕤四竹石坛边,仙客曾传羽化年,天半若归辽海鹤,下方城郭故依然。”

  仙口古迹风门岭古道位于仙口村至西湾头沙村的仙口山中。据史料载,风门岭古道作为仙口和外界联系的重要道路,于三国西晋时期形成,可谓平阳历史最悠久的古道。至唐代中期,从仙口起始的风门岭古道成为横阳古道的起点与重要组成部分。横阳古道从仙口村至蒲门,长150里。途经头沙、二沙、三沙、四沙、墨城到江口北岸,渡横阳江,由江口南岸经白沙路过金乡,越梅岭过赤溪到蒲城,然后通往福建。

  风门岭古道呈西北至东南走向,西北与仙口村相连,东南通西湾社区,为古时交通要道。当地绝大部分路段至今保存完好。古道用不规则块石铺设,顺山势而建,全长约4千米,宽0.8至2.2米,其中仙口至山顶隘口处的部分路段道路较宽,且铺设尤为齐整。古道四周风景优美,有神山寺助福亭、风门头宫、伏龙寺(三官堂)、龙王禅寺樟木潭、明代烽火台等众多文化遗迹。另有神山禅寺,始建于唐朝乾符年间,明弘治《温州府志》载:“神山院,在仙口叶岙,唐乾符二年开山,久道者建院,后有石洞、葛仙丹灶、石棋盘尚存。”神山寺原在神山山麓,后迁建村东。几经盛衰,曾在康熙、宣统年间重建,是平阳古老的寺庙之一。寺后有仙人洞、仙人脚印、晋代葛洪炼丹灶、仙池、石棋盘和仙人板罾基等遗址。其中仙人洞名气最盛。《重建神山禅寺碑记》载:“石洞遗有晋葛仙之炼丹灶、石棋盘而名之”。

  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吴蕴古倾囊建沙塘陡门七间,受益农田4万公顷,村内现有吴太傅纪念亭、墓,属县级文保点。

  

  曾置船屯、县治

  三国时期,东吴“横屿船屯”就建在今仙口山的山麓一带。这是一个天然良港。《温州市志·大事记》载:“(孙吴)在永宁县境南地置‘横屿船屯’,委派典船校尉监督罪徒造船。”史称“横屿船屯所造兵船、楼船直航长江诸港。”典船校尉,据俞正燮的《癸巳存稿》载:“魏吴有校事官,似明之厂卫。”系君王身边信任的人,往往委以要职,为君主办事,直属中央管理。由此推断,横屿船屯是直属中央政权管理的国家造船厂。

  据史料载,三国东吴时有(浙江)横屿、(福建)温麻和(岭南)番禺三处大型造船屯。当时,仙口港“可泊万船”,造船业盛极一时,吴国在此驻扎水兵训练水军,并建造、聚集、停泊众多船舶,其北联沪宁,南通闽粤。

  

  

  据东晋史籍《晋阳秋》关于晋军灭吴时缴获舰船数量的记载推测,横屿船屯在40多年间,所造舰船当有数千艘之多。虽然具体数据已无从考据,但从地名万全(全即船的谐音)洋可以看出,船只数量是很多的。

  横屿船屯所造舰船主要是军舰,其次为商船。船种除继承汉代楼船、朦艨、斗舰、赤马、先登、斥侯外,还建造了走舸、舫船、油船、舟鹿等。最大的战舰可载3000士兵,有上下5层。商船“大者长二十余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阁道,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横屿船屯的设置推动了东瓯造船业的蓬勃发展。东瓯造船业自此进入全国造船业的先进行列,历经晋隋唐宋,长盛千年。

  仙口村不仅是东吴时期主要造船基地之一,还是平阳建县的发祥地。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横屿船屯入晋。西晋太康四年(283),以“横屿船屯”建为横阳县治,县治就在仙口村。平阳原名始阳、横阳,即取此横屿、阳屿之名。据《宋书·州郡志》载:横阳令:“晋武帝太康四年,以横屿船屯为始阳,仍复更名。”民国《平阳县志》载:“县城,吴承志云,县初治仙口,城有无,不可考。”晚清著名考据学家吴承志认为,当时建县时县治是在仙口,城池有没有建,没有历史文献和实物可考。

  直到两宋时期,仙口仍是个大型的对外交流港口。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宋绍兴十五年(1145)十一月,有日本商人贩卖硫磺及布匹的船,被风飘来,停靠在仙口港。舟中有男女十九人,当时守臣梁汝嘉上报朝廷,奉诏措置发遣。可见,在800多年前,这里就驻有能与中央联系的守臣。可以想象,仙口在当时是个大港口。

  洪武元年(1368),为防海患倭寇,建仙口城。洪武二十年,城防迁往要隘墨城。清初,为防止沿海居民接济“复明抗清”的郑成功旧部,实行“坚壁清野”政策,在沿海插桩为界,烧毁界外所有房屋,并禁止居民出界捕鱼及其他农业生产,否则格杀勿论。因迁界劫难,仙口淡出人们视线。

  人杰地灵

  仙口,历经1700多年时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代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诸多诗文,历代才艺出众的老百姓在此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遗产。

  宋元鼎革,神州板荡。在这样的大变局下,温州诗人林景熙来此避寇,写下《避寇海滨》《神山寺访僧》《过风门岭》《归自越,避寇海滨,寒食不得祭扫》等诗,及《蜃说》一文。《避寇海滨》诗道:“偶动乘桴兴,孤筇立海头。兵尘何处避?春色使人愁。腥浪翻蛟室,痴云结蜃楼。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元人章祖程为该诗题作注:“庚寅岁(1290)山寇为妖,先生避地仙口作也。”证明了海滨即仙口。而《蜃说》便是一篇描写海市蜃楼的散文,全文266字,寓意深刻,读来令人警醒。后人评说:“宜为后世读者所赏爱,选家所青睐。”

  关于仙口的诗,还有蔡崇章的《至仙口》:“芳春引游兴,率彼西溪浔。流水飘飞絮,暖风啼好禽。烟起树逾翠,云动山浮阴。迢递出陉岘,东眺南麂岑。”黄云岫的《题仙口跳头岩神宫》:“突兀神宫踞海天,竟将脂粉荐芳筵。盘塘江上应相似,曾说蛾眉作水仙。”张綦毋的《船屯渔唱》(选二):“横阳两屿夹晴川,故老相传泊万船。不信蓬莱有清浅,眼观沧海变桑田。”“赤米尝新六月中,登场最怕雨兼风。纵无百亩礁头闪,仙口须防挂破篷。”……

  仙口有著名历史人物裴庾、余奎等。裴庾,字季昌,号芸山,宋元之交仙口(嘉峰)人,诗人、文学家,著有《井西秋啸集》,民国《平阳县志》有传。裴庾为格律诗大家,其《増注唐贤三体诗》影响深远,林正有诗《寄裴芸山》:“手注《三体诗》,名满四海耳。”今此书原本已从日本购回,更名《东嘉裴庾増注唐贤三体诗》,由平阳县地方志学会编辑出版。余奎(1320-1380?),仙口人,原名尧臣,号菜薖,儒士出身,元末先任温州路学录,后去会稽入吴,与高启等称“十才子”,曾入张士诚幕。明初谪徙濠州,洪武二年(1369)放还,授新郑县丞(改名余奎),因有政绩,提拔为吏部员外郎,参修《元史》。洪武四年任扬州府高邮州同知,七年擢升山东按察副使,九年擢升浙江按察使。《明史·文苑·列传》载:“(余)尧臣,字唐卿,永嘉人。入吴,为士诚客。城破,例徙濠梁。洪武二年放还,授新郑丞。”著有《菜薖集》,佚。

  仙口百姓有绚丽的才艺,如温州鼓词、唱莲花、打长筒、打花鼓、唱龙船、送元宝、卖技(传承人:陈宗学、陈春花兄妹)等。卖技,也叫“唱排街”,流传于飞云江以南的平阳地区,以口头演唱为表演形式,传承人有陈宗学、陈春花兄妹。民间盛传,汉光武帝刘秀遭王莽篡国流亡民间,某年正月初一逃到平阳,由钱仓往北途经万全时,饥饿难忍,遂编贺词卖唱求乞,百姓以年糕赠之,并称之为“卖技”。唱到飞云江南岸时,天近亮,考虑安全而停唱,留下“卖技不过飞云江”之说。仙口还有不少独具地方特色的歇后语,如破布鞋戳穿(仙口)(扇口)、大旱天灌水(麻车)(忙车)等。

  走近仙口,就是走近厚重的历史。在仙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我还希望,能留得住乡愁!

网络编辑:周昌均

孙吴胜迹千秋在 晋代遗踪万古传——记千年古村横阳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