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江南书社”创办人章用中

2021年12月14日 12:48:11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万全章奥原“众山章”泰顺院

  

  本网讯(通讯员 薛茂盛 编辑 王秀华)章用中(?-1181.9),字端叟,平阳万全章奥(今平阳县万全镇瑞阳村章岙底自然村)人。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三·章用中传》中已有明确记载。他是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季宣的徒孙、永嘉学派瑞安陈傅良的得意门生。他于南宋乾道、淳熙年间(1165-1181),在平阳万全章奥创办温州闻名的“江南书社”,为平阳、瑞安两县的永嘉学派学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研讨交流平台,是永嘉学派忠实的传承者和坚强有力的推动者。

  民国《平阳县志·章用中》

  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三》有《章用中传》,现录如下:“章用中,字端叟,万全章奥人,父母恣听其学,从傅良游最久,因傅良事金华吕祖谦、永嘉薛季宣,由是显名。与其徒相厉以学,责难劝义,定为期会程式。稽故有诮,惰游有罚,其人严惮之。则所谓江南书社也。死之日,安阳两邑之士交吊聚哭。傅良为祭奠铭墓,极恸之。”

  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永嘉学派创始人,南宋哲学家,学者称其常州先生,是一位“官三代”,永嘉(温州)人。薛季宣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河,在永嘉学派的发展历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他在继承原有的永嘉程学一脉的基础上,以“制度新学”为旗帜,奠定了永嘉学派的理论基础。瑞安的陈傅良与章用中等门生一道,为永嘉学派迎来了鼎盛时代。

  章用中创办江南书社

  章用中应属英年早逝。他年轻时在父母的支持下四处游学,师从瑞安陈傅良时间最为长久,深得陈傅良喜爱。因陈傅良介绍又师从永嘉薛季宣和金华吕祖谦,章用中有了很好的学问背景和基础,同时也名声远扬,但他在科举道路上不是那么顺利,因此在恩师陈傅良、薛季宣的指导下,在本里创办当时读书人的民间组织——江南书社,召集瑞、平两县一些士绅学者进行学术研讨。

  章用中制定“江南书社”规章制度

  章用中制定了“江南书社”的组织形式、章程和相应的奖惩规章制度,互相交流学术心得,并对懒惰、游嬉的社员采取一些惩罚措施。由于他严厉执行社规,人们对他也很敬畏。章用中在“江南书社”里与其师徒们互相勉励学习、研讨学术,以道义互相砥砺。师友均属瑞安陈傅良的学生,他们是陈端己(字子益,万全一都管奥人)、周勉(字明叔,万全五都周垟人)、徐宏(字蕴之,又字尹之,万全乡尚贤里人)、陈志崇(字仲孚)、宋叔久(名弥大,号西廑)、朱黼(字文昭,宰清乡杉桥人)、林大备(字伯顺,金舟乡林湾里人)、陈岩(字仲石,慕贤东乡丰山人)等。

  师友道义完成章用中遗愿

  章用中去世的时候,瑞安、平阳两地读书人都赶来哭吊送丧。章用中的妻子叶氏比他早去世。章用中去世后留下两个女儿还未出嫁。同学们处于朋友道义,为他作了安排:按章用中生前遗愿,小女儿许配给他姐姐的儿子——郑氏外甥;大女儿许配给陈傅良哥哥的儿子——陈师宇,这也是章用中生前的遗愿。

  章用中故居地址

  据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三·章用中》载:“章用中,字端叟,万全章奥人。”万全章奥,地处平阳、瑞安两县交界象屿山,即今平阳县万全镇瑞阳村章岙底,依象屿山傍瑞平塘河而居,历来是以章氏为主的聚居地。据调查,唐末宋初章奥的章氏分“众山章”和“岩下章”;大房和二房族系称“众山章”,三房族系称“岩下章”。后因人口增加,为便于生活、生产和管理,大部分人聚居于村南瑞平塘河支线“门前浃底”两岸。元时,房屋遭寇焚烧。此时,章奥一分为二,退居南北两地,村名均称章奥底。居南者后因周姓迁入改称章岙周,章岙底与章岙周地名沿用至今。

  章用中故居地址位置在象屿山南麓的泰顺院,今为万全镇瑞阳村章岙底的村集体厂房,属章奥章氏的“众山章”大房族系。据原平阳县万全镇章岙底村85岁老干部章国权介绍:“由于章奥(章岙底)原《章氏宗谱》经战乱、火灾、水灾和“文革时期”已失传。现存的章奥《章氏宗谱》为江南章良、章均垟的版本,并非万全章奥真实谱系,找不到章用中的详细记载。”

  江南书社与章用中墓地址

  据现存杜整登科牌坊内的清康熙二年(1663)平阳瑞安两县县界界牌题记:“南至平阳县二十五里,北至瑞安县飞云五里。”与现在的平阳县万全镇瑞阳村章岙底(章奥)南至平阳县城北门12.5公里,北至瑞安县飞云渡2.5公里的实际距离相符。

  陈傅良《止斋集·章端叟墓志铭》载:“距江五里,寺曰宝积。循除而西数十步,有壤隆然者,吾端叟之宅也。”那么“宝积寺”“端叟之宅”在哪里呢?根据陈傅良《止斋集·章端叟墓志铭》中所述的地理地貌和田野调查分析,章用中创办的江南书社应在距飞云江5里地的宝积寺内,其墓在宝积寺檐阶西面数十步远的隆起土坵上。这与章用中本里万全章奥象屿山西麓金家湾的宝积寺(今名明心寺)和“馒头山”相吻合。

  综合这两张地图的地理信息和实地调查情况,与陈傅良在《止斋集·章端叟墓志铭》中描述的“宝积寺”“端叟之宅”和“江南书社”地理地貌十分吻合。当地俗称的“馒头山”,海拔高度只有12米,周边是农田和河流,相对高度只有7至8米,山上有许多古墓。“馒头山”距离宝积寺(即明心寺,地处瑞平两县交界,寺院所占地盘有瑞安平阳两县辖地,相传始建唐元和年间,后改名瑞平院。)西面只有三四十米远。

  宝积寺调查情况

  据调查了解,距万全章奥宝积寺1公里多的瑞安飞云街道孙桥地方,也有一寺院名宝积寺。孙桥宝积寺是不是陈傅良《章端叟墓志铭》中描述的“宝积寺”呢?针对这个疑问,笔者于今年10月15日实地踏勘了该地宝积寺遗址及周边的净土寺和孙桥影剧场,同时走访孙桥老人亭。老人亭里的老人说,孙桥村由孙桥、河岱、栏杆桥3个自然村组成,宝积寺与净土寺相邻,分别在孙桥和河岱的自然村地界上,建于唐代和宋代年间。80岁的老人池国康说:“原来宝积寺前(东)面有一个比较大的放生池,后(西)面是宝积寺和尚的坟墩。寺院塌废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孙桥公社在这里建了孙桥中心学校,80年代,学校迁建后给村民建房了。”65岁的老人蔡钟余说:“宝积寺后面有一个和尚的坟墩,约在1985年前后,这个坟墩地块被孙桥村以2000多元卖给我亲戚建房,坟墩上共有3对(6穴)墓穴,按照当地风俗进行挟骨迁葬。”

  象屿山(杜山)和“馒头山”地形

  

象屿山(杜山)和“馒头山”地形

  

  为什么说,陈傅良《章端叟墓志铭》中描述的“宝积寺”与“端叟之宅”在万全章奥,而非孙桥宝积寺?理由有五:

  一是,地理不符,孙桥距飞云江不足4里路,与陈傅良《章端叟墓志铭》中“距江五里,寺曰宝积”不符;

  二是,孙桥老人都说宝积寺后面的坟墩是释教比丘墓地,非凡夫俗子的墓地;

  三是,章用中是章奥人,章奥有山,在宋代万全垟地区内涝严重,经常满水,选择本里山地作墓地是最佳选择。要放弃本里山地纯平原的孙桥土丘选作墓地,不符合古人“叶落归根”常理;

  四是,章奥的宝积寺在章用中本里,为创办“江南书社”带来“天时、地利、人和”先决条件。另外,章奥的宝积寺地处温州至福建的交通要道瑞平塘河古驿道旁,有着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优势,为平瑞两县士绅学者往返“江南书社”带来交通便利;

  五是,寺院称“宝积寺”的寺名,在温州乃至全国有很多,并非孙桥独有宝积寺。

  综上所述,章用中创办“江南书社”与章用中的墓地应均在万全章奥。

网络编辑:谢天涯

“江南书社”创办人章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