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铁骨铮铮文人志 视死如归淡然心 ——记《平报》报人黄藻儒

2021年12月07日 14:45:00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郑小同 编辑 王秀华

  烈士纪念日那天,我向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祥谈起黄藻儒同志申请追认革命烈士一事,由此查找了一些有关黄藻儒同志短暂革命生涯的地方文献——黄藻儒同志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腥风血雨的形势下无所畏惧,以笔墨作为刺向敌人的匕首,三次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关押、二次被判处徒刑。而他,初心未改,始终没有放下“武器”,宁死不向国民党反动当局低头,最终惨遭杀害。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笔者谨以此文献给革命先烈黄藻如同志。

  

  黄藻儒身世

  

  

  黄藻儒(如)(1909-1957),族名美琳,学名藻儒,字藻如,因“如”字笔画简约,多以字行。他是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就读于鳌江公学。十岁时,其父母先后亡故,祖父不久亦离人世,由祖母抚养成人。失怙后,即辍学在祖辈经营的“黄日昇”布店学生意。后随外祖父王冶青学习古文,潜心熟读经、史,广泛涉猎子、集,积累了较深的文化修养。布店历火灾,大伤元气,至其本人掌柜时,改名“大华”,最后因无心经营,终致倒闭(《黄藻儒生平创作简介》,黄加灏,见《黄藻儒文存》第5页)。

  

  加入抗日救亡行列

  抗战初期,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1938年9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为“浙江省委”)领导、发动了平阳县抗日救亡运动。黄藻儒在民族大义的鼓舞下,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进步书刊的熏陶下,加入抗日救亡行列。

  

  

  他是当时全县唯一抗战宣传舆论阵地《平报》(前身为《战报》《平阳日报》)的副社长兼编辑部主任。“实际上是报社的总管家,责任最重、工作最多,干劲最大,且待遇最低,基本上没有工资,有时还拿自己的钱来解决报社的急用。因此,他在报社深受党内外同志的赞许。”当时《平报》的社论和副刊《持久》里的重要文章不少都是由他撰写。1939年春,他由项经川介绍,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组织——中共鳌江中心支部(《黄藻儒生平创作简介》,黄加灏,见《黄藻儒文存》第5页)。

  抗战时期的革命生涯

  1937年8月14日,由王栻、项经川、黄藻儒等鳌江进步青年发起,创办了《战报》(三日刊),在鳌江、城区、宜山、水头等地街头巷尾张贴,以满足广大群众了解战局的迫切要求。11月1日,《战报》扩为8开,更名《平阳日报》(见《中共平阳党史》第一卷第111页)。

  

  

  为取得合法办报地位,1938年12月3日,经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注册,《平阳日报》更名《平报》,扩为4开日报,并请省政府主席黄绍竑题写刊名,社址迁往鳌江镇塘沽街康阜底1幢两层洋房。《平报》以宣传抗日为宗旨,是党领导下在平阳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份报纸。平报社形式上接受国民党平阳县抗日自卫委员会指导,由该委员会总干事陈棣生兼任社长,实际上由中共鳌江支部领导,共产党员黄藻儒出任编辑部主任,杜贤宏担任营业部主任。1939年6月,中共鳌江支部在平报社建立了由林夫直接领导的党小组,孙亦初任组长。10月,编辑部主任黄藻儒被推为副社长(兼)。1939年后,《平报》发行面覆盖了温州、福鼎、福安、柘荣等地,发行量5000多份,为宣传团结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见《中共平阳党史》第一卷第113-114页)。

  1939年9月,平阳县国民党政府改组,反共顽固分子张韶舞调任平阳县长。他以“(《平报》)言论反对政府,侮辱领袖,且有宣传共党嫌疑”的罪名,于1940年3月14日查封了平报社。中共党员、报社编辑部主任黄藻儒和投宿报社的中共平阳县委宣传部长林夫等3人被捕。《平报》被查封、林夫和黄藻儒等被捕后,县委努力组织营救,民主人士黄强等也出面抗议。项经川、梅康等写成《平报社社员为平阳县长张韶舞摧残文化事业告各方人士书》,寄给全国各地报社和进步社团,发动社会声援。张韶舞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只得释放黄藻儒,但林夫却被转押到上饶集中营(见《中共平阳党史》第一卷第130页)。

  黄藻儒获释后,没有向国民党当局妥协,而是继续从事抗日与进步事业。1943年6、7月间,他又一次被捕,经各方营救,才从押解温州的途中重新回到鳌江镇,获得释放。此后,他一直处于国民党当局的监视之中(《不应忘记这样的斗士——怀念黄藻如同志》,杨力航,见《人物》,1985年第3期第100页)。

  在台湾的革命经历

  迫于险恶的社会环境,1947年,黄藻儒出走台湾。此时正值台湾“二·二八”革命事件前夜,黄藻儒以笔作武器,继续进行革命宣传活动(《黄藻如》,温州市文化局整理,见《浙江革命(进步)文化名人传略》第196页)。

  1948年至1949年,黄藻儒先后以不惑、新生、白琅、藻、萍如、将军、无咎、赤羽等笔名在台湾《公论报》副刊《日月潭》和《中华日报》副刊《海风》上,发表了《禽兽世界》《逐鹿》《文物出洋》《狂人日记的末页》等180余篇杂文和不少古体诗文,揭露、讽刺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抨击他们卖国媚外反人民的政策,有的文章还含蓄地欢呼大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呼吁人民起来反抗斗争(《黄藻如》,革文史,见《平阳历代名人》,第243页)。

  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以后,在全台范围内兴起“白色恐怖”,大肆抓捕进步青年。1949年5月13日,黄藻儒被高雄警备司令部逮捕……1949年12月7日,黄藻儒因“以讽刺文字诋毁政府信誉”“连续以文字为有利于叛徒之宣传”等罪名被判有期徒刑10年……关押在火烧岛(《“白色恐怖”受难者黄藻儒在台湾的创作》,余巧英。见《黄藻儒文存》第25页)。

  1954年,黄藻儒家里收到他从火烧岛集中营寄来的最后一封信后,就杳无音讯了(《不应忘记这样的斗士一一怀念黄藻如同志》,杨力航。见《人物》杂志1985年第3期,第101页)。

  此后的30多年里,台湾海峡两岸无法往来,信息相对闭塞。

  1984年,从台湾回鳌江探亲的人们口中始得知:黄藻如同志被关押期间坚贞不屈,坚守信念,于1955年惨遭杀害……近十年来,其子女通过台湾“政治受难人员互助会”,几经函电往返,最终确定黄藻如同志的遗骸暂厝于台北市富德公墓小型纳骨塔内。两岸三通后,亲属经过几年精心准备,于2010年8月3日……跨越海峡奔赴台湾……将前辈骨罐迎回故土(《魂兮归来照故乡》,郑小同。见《经川》第一期第6页)。

  骨灰已经迎回,但是黄藻如同志被敌人杀害的具体时间还是无法确定。直到2018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余巧英编写《黄藻儒文存》,几赴台湾寻访资料,才找到确切的牺牲时间:1957年5月3日。而其亲属于2019年前往天津寻访张皆得同志(黄藻儒同志台湾火烧岛监狱难友、台湾地下党,1986年1月回大陆定居天津),才知悉1954年以后黄藻儒同志在狱中与敌人作斗争的真实情况。

  在狱中,黄藻儒坚贞不屈,顽强抗争,向狱中难友宣传革命道理;写政治讽刺诗赠送狱友;在所谓的“小组反省”时冷嘲热讽当局时政;鄙视、揭露监狱当局秘密安排变节分子监视狱友的行径等等。他被监狱当局视为顽劣分子,要被单独监禁于火烧岛上的一个碉堡中。

  1956年12月,黄藻儒又遭到台湾反动当局的第2次判决,以莫须有的所谓参加监狱暴动组织、企图策应匪共攻台、乘机制造暴动、恶性重大、无可宥教为由,依惩治叛乱条例第2条第1项“意图以非法方法颠覆政府而着手实行之罪,各处死刑”。

  1957年5月3日,黄藻儒同其他33名“政治犯”同时被枪杀(见《请求平阳县党政组织申报追认黄藻儒为革命烈士的报告》,黄加灏,腾讯体育大学教授,黄藻儒同志的长子)。

  1984年以后,平阳县社会各界开展多项纪念黄藻如(儒)同志的活动,出版发行了多种相关书刊、报道。

  2013年12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发起建设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建成于风景优美的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广场的花岗岩石壁上镌刻着上世纪50年代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而牺牲在台湾的846名英烈名字,黄藻儒同志的英名列于第17组。

网络编辑:张超霞

铁骨铮铮文人志 视死如归淡然心  ——记《平报》报人黄藻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