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陈经正、陈经邦生平事迹考——会文书院往事溯述之一

2021年11月10日 14:30:00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本网讯(通讯员 陈彤 编辑 王秀华)平阳县南雁荡山会文书院的创始人,是北宋后期洛学名儒陈经正、陈经邦兄弟。乾隆《平阳县志》有载:“会文书院,……在雁荡山,陈经正等读书处。”明清之际学术史巨著《宋元学案》,更对陈经正、陈经邦的学术地位作了权威叙述。其卷三二《周许诸儒学案》曰:“陈经正,字贵一,平阳人也,与其弟经邦从伊川(程颐)游。……经邦成大观进士,字贵新。贵一、贵新皆有问答,见《(二程)语录》。……平阳学统始于(二陈)先生兄弟。”作为程门弟子、平阳学统发端者,二陈先生在平阳文化史享有崇高地位,但历代史志对其生平事迹语焉不详,以致学界对其籍贯与会文书院属地意见分歧,给地方文史研究带来一定困惑。本文谨以现有文献档案为依据,结合北宋教育、科举、任官等制度,深入考证二陈先生生平事迹,探求会文书院创建历史真相。

  籍贯与迁徙

  陈经正、陈经邦籍贯有乐溪、浦源二说。

  两宋之际名臣兼学者许景衡《横塘集·陈府君墓志铭》载:“平阳陈经德(经邦长兄)状其祖(陈宗伟)府君之行,告其所游许某(景衡)曰:‘惟陈氏世为温人。’……(其祖父陈宗伟)葬于所居(平阳县)宰清乡乐溪村之原。”两宋之际理学家杨时《龟山集·陈君玉墓志铭》亦载:“君(经邦之父)讳某(士珪),字君玉,温州平阳人也。……葬君(陈士珪,经邦之父)于乐溪大岭之原。”许景衡、杨时与经正、经邦同为程门弟子,相知甚深,所撰墓铭明确记载二陈家族“世为温人”,“居(平阳县)宰清乡乐溪村”,此两条史料是二陈先生籍贯铁证。但在500多年之后,明人郑思恭所著《东昆仰止录》却出现了关于陈经正籍贯的歧说:“贵一陈公(经正),(慕贤东乡)浦源人。”宋代平阳县宰清乡乐溪村,即今平阳县水头镇鹤溪社区中元村;慕贤东乡浦源村,即今龙港市平等社区陈家宅村。两地古属同县,今隔鸿沟。

  针对以上两说,早在100年前,民国《平阳县志》即据与二陈先生同时代的许景衡、杨时所撰陈经邦父祖墓志,否定了浦源之说。其人物志载:“陈经德(经邦长兄),宰清乡乐溪人。”许景衡、杨时所撰北宋墓志世系清晰,班班可考,非明末《东昆仰止录》所能推翻,民国《平阳县志》对此考证甚为精详,因而今人于二陈先生籍贯,不宜再有争议。

  相对于《东昆仰止录》误记“贵一陈公,浦源人”,康熙、乾隆《平阳县志》所载“陈经正,字贵一,居浦源”与许景衡、杨时所撰墓志尚无抵触,甚有可能。所谓“居浦源”,乃为徙居浦源之意。陈经正籍贯确在乐溪,但其或如康、乾县志所述于晚年(或中年)迁徙浦源,二者均有史料依据,且相互之间并无矛盾。

  而经邦、经正并非亲兄弟,经正或徙浦源,经邦未离乐溪。据《陈君玉墓志铭》载:“(经邦之父士珪)疾已革,召诸子(经邦亲兄弟三人)而戒之曰:‘汝等慎无析居,为鄙俗常态。’义方之训,死犹不忘。”宋人甚重孝道,陈士珪嘱诸子“慎无析居”,陈经邦“义方之训,死犹不忘”,岂能迁离乐溪而远徙浦源?可见经邦兄弟三人始终聚居于乐溪。因此,对于浦源“为陈经邦立”进士坊,民国《平阳县志·古迹志》断言:“此盖后裔追建。”今网传所谓“陈经邦由北港鹤溪来迁,而为浦源肇基始祖”之说违背史实,不可采信。

  生年与入太学时间

  《陈君玉墓志铭》载:“(大观三年),经邦始以(太学)上舍赐第。”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亦载:“(陈)经德与弟经邦,从弟经郛、经正俱游太学。”据此可知,陈经正、陈经邦均为太学生。

  史学界过去曾大致推测,陈经正、陈经邦兄弟是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和崇宁年间(1101—1106)入太学的。现经考证,陈经邦确于崇宁元年(1102)补入太学,但陈经正却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补入太学。理由有三。

  一是《二程外书》所载,指向建中靖国元年(1101)或更早。《二程外书》卷一一载:“谢显道(良佐)建中(靖国)间(1101)上殿不称旨,先生闻之喜。已而,就监门之职。陈贵一(经正)问:‘谢显道如何人?’先生曰:‘由、求之徒。’”据此可知,经正入太学的时间,最晚应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或之前。

  二是许景衡所撰陈宗伟墓志,指向了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或更早。墓志称:“平阳陈经德状其祖府君之行,告其所游许某(景衡)。”明确说陈经德游学于许景衡。而在那段时间,许景衡仅于元符三年(1100)在京城。许景衡《横塘集·郭璋画跋》:“元符三年,余将西游京师,璋父子遗余西域像。”《横塘集·小简·与张帅·三》:“今春至京师。”此前此后,许景衡分别在台州黄岩、河北乐寿任县尉。因此,至晚在元符三年(1100),陈经德便已在河南开封读太学了。

  三是《宋会要辑稿》相关记载,直接指向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宋会要辑稿·郡县学政和学规》载:(元符)二年(1099)十一月二十七日,诏:“诸州学生,依太学三舍法,限当年十二月到京,随太学补试。”

  据以上史料可判断,陈经正与其从兄陈经德,是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作为温州州学所荐上舍生,依照太学三舍法,应诏到京,参加太学补试后,次年春季正式补入太学外舍。考虑到平阳至开封有3500里路,所以,他俩应在当年秋季就已从平阳乐溪启程北上。

  而陈经邦入太学时间要迟两年,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春季才入学。理由亦有三。

  第一,杨时所撰墓志载: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三月廿一,陈经邦以太学上舍生登进士第。这说明经邦太学毕业于大观三年三月前。徽宗时期,太学学制约在5年至7年之间。从大观三年(1109)起倒推7年,经邦入太学时间,最早不能早于崇宁元年(1102)。

  第二,陈经邦是在太学期间见到程颐先生的,《二程外书》卷一一也记载了经邦与程颐先生就《诗说》观点的1段面当面的对话。而《续资治通鉴》卷八八载:崇宁二年(1103)四月卅,皇帝诏曰:“追毁程颐出身以来文字,除名。”还勒令程颐“尽逐学徒”。程颐当时被迫迁居洛阳龙门之南,要求各地学生“不必及吾门也”。也就是说,崇宁二年(1103)四月卅之后,经邦不可能见到程颐。所以,他入太学的时间,最晚不能晚于崇宁二年(1103)四月。

  第三,当时太学校规很严。太学生1年里的节假日,正旦节(即春节,相当于寒假)放假时间最长,从大年廿四(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此外,只有上巳节(三月三)放1天假,清明节放3天假。平时在校外过夜要登记,每个月最多允许4次在外住宿。陈经邦就读太学,后以上舍登进士第,必是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所以,他只能在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寒假期间,才能自开封赴洛阳问学,因而也只能在崇宁元年(1102)春季补入太学。

  据陈均《九朝纲目编年备要》卷二六载:“(崇宁元年八月廿二),置外学,赐名辟雍。”辟雍为太学外学,以处太学外舍生。据此,崇宁元年(1102)秋,陈经邦转入辟雍读书。

  有了入太学的时间认定,即可大致推算陈经正、陈经邦出生年份。北宋后期,平民子弟入太学的年龄规定是弱冠入学,即20岁入学;官宦(八品以下)子弟不受此年龄限制。陈经正于元符二年(1099)十二月底“随太学补试”,相当于元符三年(1100)春季补入太学,入学之年20岁,因此,其生年为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陈经邦于崇宁元年(1102)春季补入太学,入学之年20岁,因此,其生年为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经正、经邦同为陈宗伟之孙,虽然经邦之父陈士珪(君玉)是经正之父陈士衡的兄长,但经正是陈士衡长子,经邦是陈士珪(君玉)次子,经正年长经邦2岁,因此,经正为堂兄,经邦为堂弟。

  程门岁月与荐引人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程颐建伊皋书院于洛阳鸣皋(在今河南省伊川县鸣皋镇),长期在此著书讲学。哲宗元符三年(1100)春,初入太学的陈经德(与经正同时入学),问学于时在汴京的程门温州籍学者许景衡。四月,程颐自峡州还洛。十月,复通直郎,权西京国子监。是年冬,经许景衡引荐,陈经正离开太学,西赴伊皋书院,入程门而习洛学。

  陈经邦则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底,随鲍若雨前往伊皋书院。弘治《温州府志·人物志》载:“有友数人俱从(鲍)若雨至洛,就程门受业,若瑞安谢佃字用休,潘旻字子文,平阳陈经邦……。”据此,崇宁元年(1102)腊月祭灶日,陈经邦与太学瑞安籍同学谢佃、潘旻一起,利用正旦节假期,随温州籍同学鲍若雨赴洛问学,并于崇宁二年(1103)元宵节返京继续读书。

  崇宁二年(1103)四月,程颐被党禁牵连。朝廷诏河南府“尽逐学徒”。程颐遂迁居洛阳龙门之南,并劝止各地求学者。五月,陈经正被迫离开洛阳,携经邦诸兄弟南归平阳,于是年秋回到乐溪,看望年迈体衰的老祖父(陈宗伟)。十月廿八,陈宗伟卒。

  讲学生涯与会文阁真伪

  崇宁三年(1104)十一月,陈经邦回到太学。大观三年(1109)正月廿三,试上舍生,陈经邦以上舍中等免省。三月廿一,陈经邦以上舍赐第,赐同进士出身,授官将仕郎。

  而在陈经邦登第前1个月,大观三年(1109)二月初十,经邦之父陈士珪病故。五月,陈经邦还乡守制,时间3年(实为27个月)。

  守制期间,经正、经邦的程门瑞安同学曾来南雁荡山讲学。陈玭《游南雁荡山记·旧志条记》有载:“(大观间),陈经邦、潘旻、许景衡辈会此(山庵)讲学。”据对许景衡生平行迹研究,约于大观四年(1110),瑞安籍程门学者许景衡、谢佃、潘旻来到平阳,在陈经邦等陪同下,游览了南雁荡山东西洞及金鼎峰等景区,并在东洞(时称余公洞)石门庵讲学,留下了许景衡《游南雁荡》、谢佃《南雁月牖》、潘旻《南雁金鼎峰》3首诗。

  政和元年(1111)六月,陈经邦守制期满,居家待次。大约在此时,陈经正、陈经邦在南雁东洞石门庵(或周边)建会文书院。“辟斋舍数楹,与诸弟朝夕讲贯其中”。康熙《平阳县志·人物志》因此记载:“(经邦)与兄经正同受学于二程先生,得其传以归,人奉为师。”

  但在南雁荡山之外,慕贤东乡浦源却另有会文阁(亦称会文书院)遗迹。清·何子祥《白沙里观海阁社学记》转述:“金生又云:‘宋儒陈经邦先生会文书院相去止数武,明时有白沙社学,方继学先生讲学其地。’”其出处或为康熙《平阳县志·人物志》所云:“(陈经邦)所居有会文阁,自为记。”

  所谓陈经邦《会文阁记》云:“邦自髫龀读书,晚而不倦。……谋于家居之前,创为书阁,且欲远于家务,庶免家人之所讥议。……日与诸友登临于此,以读书缀文为事。休则凭阑寓目,畅气舒怀,一觞一咏,自有余乐”。落款“时崇宁三年岁在甲申三月壬子也”。

  清末吾浙硕儒吴承志直斥《会文阁记》为“伪托”。吴先生考曰:“《记》称‘髫龀读书,晚而不倦’,应是暮年之作,然末署‘崇宁三年(1104)岁在甲申三月壬子’,证之篇中所云,多不相合。经德行辈后于横塘(许景衡),是年横塘年止三十三,经邦度不过三十,何得遽以为晚?……(陈)宗伟没于前一年(崇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下距是年三月朔,止百二十余日,经邦如何于忧服中欢然为乐,创构书阁,凿沼开圃于其间?(陈)君玉没于后五年(大观三年)二月,是时尚在,何云欲远于家务,免家人所讥议?检钱氏大昕《宋元辽金四史朔闰考》,是年(崇宁三年)三月甲戌朔月内并无壬子,知此文乃后人羼益,不然全文皆伪托也。”民国《平阳县志·古迹志》亦直接断言:“旧《志》云(会文阁)在浦源,今其地相传犹存遗址,盖后人因南雁山会文书院而附会为之。”

  宦业沉浮与卒年推测

  明·王朝佐《东嘉先哲录·陈迪功》引元大德《平阳州志》载:“陈经邦,大观三年进士,终迪功郎。”大德州志修于元初,其载陈经邦“终迪功郎”必非虚言。

  查北宋官制,迪功郎为宋徽宗政和六年之后的选人新阶第七阶。北宋前期,选人第七阶为判司簿尉。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判司簿尉为将仕郎。政和六年(1116)十一月,改将仕郎为迪功郎。因此,陈经邦授迪功郎应在政和六年十一月或之后。据此时间并依北宋新及第进士授官惯例推算,陈经邦宦业沉浮轨迹如下:政和三年(1113)冬,差遣某县尉。六年(1116)十一月,改授迪功郎,迁某县主簿。至于“终迪功郎”的原因,或为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起事,东南大乱,经邦因而弃官还乡,不再复出。

  至于二陈先生卒年,目前无明确史料可资考证。但从杨时、许景衡、尹焞等程门学者在南宋初年备受推崇的情况来看,二陈先生若卒于南宋高宗建炎、绍兴年间,生前必有宣召,身后亦必有史载。今观地方史志,即便温籍程门弟子谢佃、潘安固,均亦稍有记述。因而可以推想,二陈先生当卒于北宋末年,未入南宋。

网络编辑:谢天涯

陈经正、陈经邦生平事迹考——会文书院往事溯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