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风雅访贤阁

2021年08月31日 14:17:18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郑小同 编辑 王秀华

  老鳌江有一处地方,坊间称之为“访贤阁”。

  

王卉作品

  

  “三面临河一古隅,悠悠水阁有贤居。未知历代几名士,却晓王门两画儒。藤挂前庭依夏树,雁来后浦入秋芦。常窥篱外棹归影,策杖老翁笑捋须。”8年前青年诗人王焕将忆及其画家表舅王卉和访贤阁时,写下了《忆画家藤翁旧居“访贤阁”》的七言律诗。前几天他跟我说,当年的“访贤阁”位于老车站后门和世贸大厦之间街口靠东北那一块。那里三面临河,好像岛一样。其表舅住在“岛”内的古式大平房里,前面有花圃,植着藤萝、梅花等。该地有两个大河潭,小路穿过河潭中间。后面也是花圃,芦荻丛生,很有野味,花圃篱外就是河流,常有农人小舟划桨经过,甚有诗意。

  王门两画儒即王楠、王卉父子俩。上世纪30年代,他们在温州举办过“父子书画展”。王楠,浙南名书画家,古典人物、山水花卉皆臻精妙,尤善芦雁,与近代平阳著名学者刘绍宽有过交往。民国29年5月2日的《厚庄日记》载:“午后至(黄)梅生家,晤鳌江王楠,以画册属题,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皆能画。”

  王卉,原名声玉,字劲草,晚号南国藤翁。1924年出生,幼承家学,8岁随父学画,书法师从江南杨悌,遍临历代碑帖,又随乡儒王惺园、苏昧朔尽读文史、诗词。1946年负笈上海美专,一年半后转入腾讯体育国立艺术学院,受教于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等教授,并结识拜师诗词大家夏承焘,此后在中西绘画和古典诗词方面打下深厚而扎实的基础。平阳籍数学家苏步青这样评价他:“浙南吾温,素称文雅之邦。早年马公愚以书名,马孟容以画名,方介堪以印名,夏承焘以词名,不胜枚举。藤翁继起,将诗词书画溶为一炉。”

  1949年春,王卉参加解放军南下服务团,随军南下福建,自此在八闽大地整整工作、生活了36年,把异乡变成了故乡。他曾任闽东政协书画院顾问、福建省美协常务理事、秘书长、福建省文史馆馆员,有《迎春集》《天趣诗词》《王卉书画诗词选集》《王卉美学论述》等诗词书画类作品存世。

  

王楠作品

  

  “访贤阁”孕育了早期两代画家,也催生了古邑的一个艺术摇篮。1970年,藤翁老房子边的河潭上盖起了一间生产剪纸艺术作品的厂家——平阳县鳌江工艺美术厂,归属县二轻局管理,创始人为陈良斌(乐清籍)、应颂东,几年后鳌江镇里委派温怀元当厂长。平时厂内大约有五六十名员工,而鼎盛时期则有一百多人(包括外加工人员)。这个时期的剪纸已经脱离了纯民间艺术,如太平钿剪纸已经由用剪刀剪改为用刀刻或刀、剪并用,进入了工厂化生产时期,实行设计、雕刻、点彩、组装等工序化的分工,一条龙大批量生产,最后投放市场。产品基本上都是出口,主要渠道以中国北京腾讯体育书店、中国广州外文书店为主。他们向我们定购,再统一出口,以西欧国家为主。

  我的同学画家柳上福告诉我,他见证了工艺美术厂创建、成长、辉煌的全过程。1970年基建初期,他参加了砂石垫河;1971年,他到平中读书时,厂长求贤若渴,常来学校叫他为厂里设计剪纸图稿;两年后,他高中毕业,即去该厂搞设计。由于任务繁忙,人手不够,厂长又外聘平阳蛋画厂林敬越、温州仇宝汉、桥墩许建老师,平阳叶成浩、林秉温、曾成金老师等前来帮过忙。再后来,林炳芳、易景君、李世理、吴玉麟都进了设计室。

  柳上福1980年加入温州市美协。在鳌江工艺美术厂任剪(刻)纸设计师期间,有许多单色、点色剪(刻)纸作品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在当年颇具影响。作品有《北京十大建筑》《山水风景》《花卉》《渔家女》等。人名入编温州市文化系列丛书《温州剪纸》,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画展并获奖。

  

21军女战士,中间为申晓闻

  

  许多人说“访贤阁”在五显殿小学(鳌江一小)那一带,于是我向以前居住在部队营房边上石板路右侧的老朋友陈晓昀打听。“对,我的老家即是访贤阁,小时候大退屋正堂还挂有一幅匾额,详细情况可向尤文贵老师的夫人了解。她娘家就是这里。”前几天我专门去了鳌江访贤东巷43号,一看,以前的老房子还有一部分在。

  尤文贵老师是平阳籍著名剧作家(已仙逝),夫人沈小文是革命老大姐,现在居住于腾讯体育。那天我带着恭敬之心与她拉起了家常:1949年5月平阳解放时,16岁的她就参加了县委第四期青训班学习,6月28日去温州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1952年参加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所在连队有“抗美援朝温州家族排”之美誉。她参加革命后改名申晓闻。

  申大姐身板硬朗,思路清晰,“父亲沈苑明早年在广州追随中山先生,潜心救国救民革命事业,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与邓小平、屈武等同窗,抗战以后在南京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任职时与周恩来、郭沫若共过事,平常与国民党左派人士交好。”1931年祖母沈王氏60寿诞时,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书法家于右任题辞“松柏常青”致贺,制作樟木匾额悬挂厅堂之上。后被卸下,给他人拿去作为打造家具的木材了。

  

柳上福作品

  

  尤文贵老师著作颇丰,其剧作由浙江省戏曲家协会编选二卷出版,计23个剧本,包括徽剧、昆剧、瓯剧、越剧、木偶等剧种,历史和现代等各种题材,近百万字。申大姐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挑起了誊抄、校稿的繁重任务。《尤文贵剧作选》第一卷誊抄时,用手工复写6份50多万字,誊抄完毕后手指头长出了厚厚的茧子。第二卷付梓时已经进入电脑时代,申大姐在古稀之龄以坚强毅力学会了汉字录入技术,助力整理300万字的《尤文贵文集》,于2012年11月面世。

  1939年3月测绘的平阳县鳌江镇Ⅱ20.184—31地图中标注有“访贤阁”地名,1985年版《浙江省平阳县地名志》内鳌江镇地图则标注为“访贤角”。“阁”与“角”鳌江话音同,但我还是倾向于“阁”,第一“访贤阁”地名出现时间早;第二“阁”字与斋、轩、楼一样与雅趣联袂,画家刘海粟有“存天阁”、潘天寿有“听天阁”、书法家启功有“小乘阁”,而北京的墨水则取“一得阁”名。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飞快推进,鳌江镇内又有了许多带有“访贤”字眼的地名:访贤新村,访贤东、中、西巷,访贤二、四巷等,再加上环镇北路一带,我们姑且都把它们纳入“访贤阁”的范围吧!

网络编辑:雷鹏

风雅访贤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