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从前街村走出的三位著名科学家

2021年05月18日 11:48:20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通讯员 潘孝平 编辑 王秀华

  南湖地处百里鳌江中游,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富庶盆地。元代“东海名儒”史伯璿在《薛氏会芳集·序》中记曰:“薛氏世居南湖,为平阳右族,故代常不乏人。自宋迄今,登文武进士者六七十人;高蹈隐逸者五六人;著书立言者三四人;以诗章鸣世者八九人。”中唐时期就扎根于今南湖前街村“旗杆内”的薛氏人家,是平阳最早出现的望族。山水灵秀地,千年的耕读之风濡染了这一片沃野,古老的前街村英才辈出。光民国年间,从这一个人口不过千的小山村竟走出了三位学界翘楚,这在平邑他乡实属罕见。

  

林刚与著名林学家陈嵘(前排左三、左四)等科技工作者

  

  林刚:中国经济林科研的开拓者

  林刚(1891-1979),原名林维安,号君武,南湖乡(现为水头镇南湖社区)前街村人。民国十年(1921)毕业于金陵大学林科,曾任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林科讲师,金陵大学森林系讲师兼代主任,浙江省农业局技师兼省立第二造林场场长,河南大学农学院林学教授,中央农业实验所森林系技正。民国时期,由于油漆在军事、机械工业中的特殊需要,油漆等涂料工业发展很快,用桐油作原料制造油漆物美价廉,桐油的外需不断加大,致使我国桐油出口量直线上升。为满足桐油的出口需求,扩大油桐的栽培面积,3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成立了广西油桐研究所,林刚担任广西农学院教授,专门从事油桐科研工作。1931年,南京成立“首都造林运动委员会”,林刚被邀担任委员,并被约请在广播电台播讲、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1932年,他当选为中华林学会理事,并担任《林学》编辑部副主任。1935年至1939年,林刚先后在南京、广西柳州沙塘进行油桐嫁接试验,取得重大突破。四十年代初,林刚着手中国现代茶业科研种植与推广工作,担任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场长。1943年,中华林学会成立了油桐研究委员会,林刚、梁希、李德毅等7位林学家任委员,指导全国油桐的科研和生产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林刚历任林业部广西油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湖北农学院教授、森林系主任,浙江林学院教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林学会第二届理事。林刚长期从事经济林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中国经济林科研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著作有《十种主要树木造林法》《油桐十年实验纪要》《桐油与乌桕》《刺槐造林之价值》《南京木本植物名录》《浙江省乌桕品种的优良单株选择调查研究》等。林刚辞世之时,苏步青等学界名流参加追悼会,并敬献了花圈。

  

台湾林业试验所六龟分所的巨竹

  

  林维治:世界著名竹类学家

  林维治(1915-1995),南湖前街村人。其幼年父母双亡,在族亲的资助下念完高小,后辍学在家。1931年秋,经族兄林刚推荐参加浙江建德林场的见习工作,1934年到南京中央农业试验所工作。其间,在林刚的鼓励和指导下,自学金陵大学林科课程。1942年通过森林科高等考试,毕业于南京国立政治大学高等科。其后任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试验场森林组及贵州省农业改进所森林组。抗战胜利后赴台,任台湾省营医疗物品公司药用植物农场奎宁总场场长兼技师。1951年任中国台湾林业试验所六龟分所所长兼技正,开始从事竹分类及繁殖的研究,尤以新竹种的发现、命名、分类地位的确认,以及平插育苗繁殖研究,获得巨大成功。六十年代,林维治开辟台湾第一所“竹类种植园”,远赴驰名全球的英国伦敦皇家植物园专门从事竹分类的研究,又到世界二十多个国家进行实地考察,传授他的栽培经验及工艺技术,同时,引进优良竹种,对台湾竹类的栽培改进和竹类研究,功勋卓著,广受赞誉。1970年6月1日,英国伦敦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成立三百周年纪念,林维治成为亚洲地区唯一受邀参加盛会的学者,一时享誉农林学界。是年,林维治获得中华农学会学术奖。1973年开始,担任台湾林业试验所简任技正、研究员,大力引进外来巨竹和梨果竹,并栽培成功。林维治完成《台湾竹类植物分类之研究》《台湾竹类之新种》《泰国之竹》《竹花形态之研究》等重要著作,并有40余篇论文以中、英、法文分别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备受瞩目,奠定了他在腾讯体育竹类研究上的突出地位。1978年,获得明德基金会创作发明奖。有关林维治的业绩,1980年北京《参考消息》曾予专门报道。林维治卜居海外50年,心系桑梓,其在弥留之际嘱咐儿女在家乡设立奖学基金以回馈。1998年,其女儿林纳生博士为完成父亲遗愿,捐资3万美元设立了“林维治奖学基金”,至今已在乡里连续发放了23个年头。

  

当年黄昌澍的聘书

  

  黄昌澍:参与《辞海》修订的畜牧兽医学家

  黄昌澍(1919-2002),南湖前街村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毕业于英士大学畜牧兽医系,曾任英士大学助教,浙江大学助教、讲师,1980年被评为南京农学院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黄昌澍开始参与《辞海》编写,后因“文革”搁置。七十年代,应夏征农主编邀请参与《辞海》(1979版)农业组有关畜牧、兽医和养蜂条目的修订工作,担任主要编写人。之后又参与《辞海》(1989版)的增订工作。在科研方面,五十年代初,先后翻译出版《家畜的放牧》《实用养生学》等书籍。1961年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家畜环境生理》专著,后主持“六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提高高温季节乳牛产乳量的研究”。“七五”期间,主持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担任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家畜环境卫生学》副主编、《中国畜牧兽医辞典》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特约编辑。在南京农学院期间,黄昌澍主持《家畜饲养原理》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工作。同时,他为本科生开设“家畜环境卫生学”,为硕士研究生开设“气候生理学”等课程,还应农业部特邀,赴西北农学院讲授“动物的行为”课程,应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之邀,担纲编写《坦桑尼亚》之农情篇章。其长期从事家畜饲养和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功高望重,为中国现代家畜卫生学科的奠基人之一。1985年获得农牧渔业部颁发的“执教40周年以上对高等农业教育做出贡献”荣誉证书。1991年被推选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环境卫生研究会名誉副理事长。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同年,黄昌澍撰写出版的《家畜气候学》一书,填补了国内该学科领域的空白,并获得华东地区科技优秀图书奖。黄昌澍教授于2002年去世,安葬在南京雨花台功德园。

  

南湖盆地鸟瞰 陈锋 摄

  

  风狂雨骤间立得定方见脚跟。林刚、林维治、黄昌澍生于烽鼓不息的乱世,他们从浙南山乡一个僻远的小村庄出发,直面颠沛流离的生活,坚守科技兴国之初心。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亲近泥土,享受科学的纯粹与天真,探索不止,笔耕不辍,从青春韶华到双鬓染霜……踏遍青山人未老,他们在专业领域取得了卓尔不凡的成就,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科学知识和精神财富,不愧为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杰出楷模。

网络编辑:张超霞

从前街村走出的三位著名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