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兑糖担

2020年09月09日 11:09:40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谢锦芳 编辑 王秀华

  时光飞速地过去,不知不觉,我已入了暮年。在人生旅途中,童年阶段最值得回忆。因为童年生活富有乐趣、天真,而幼稚、可笑的行为都是个性和本能的体现。

  “过去的永远记牢,眼前的边听边忘”,这显示了老年人的共同特点。过往的生活片断不时在我脑海中闪现,即使是七八十年前的往事,我仍记得清楚,不走样,犹如昨日。

  我的童年时期正处在民国末年,家里不很富裕,一家人吃饱穿暖已非易事。那时候,孩子们不像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漂亮、有零钱花,长辈们无力给孩子们买零食吃。

  在过去,街上的“兑糖担”最受孩子欢迎。“兑糖担”又称“兑糖客”,“客”是指外地人。“兑糖客”大都是瑞安莘塍和塘下一带人,操一口瑞安乡间口音。他们常年在平阳做“兑糖”生意,因来回路远,就住在城关北门大榕树边的民宿里。那里栈费便宜,开支省,又有三餐供应。晚上过宿一夜,消除了疲劳,他们又挑上担子上街去了。担子的前头篓上放着从县城东门糖坊购来的“麦芽糖”,后篓则用来存放兑换来的各种东西,例如猪头骨、破布末、牙膏壳、鸡毛、鸭毛……“兑糖担”用糖换回来的东西又会送给糖坊老板,抵扣现金,换取“麦芽糖”。他们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地在平阳大街小巷叫卖,为古城增添了热闹。

  当听到“兑糖客”的叫卖声和劈糖刀的相互拍击声,街上的孩子们便喜出望外,围着“兑糖担”寸步不离。此时,“兑糖客”便会见机行事,放声高喊“麦芽糖,真好吃,味道甜,不要钱,只兑现”,又操弄着“破布末、猪骨头、牙膏壳、烂旧铁”的押韵唱调,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没钱的孩子忙往屋里跑,灶前灶后、房屋内外,到处寻找,侥幸找到一支牙膏壳,便急匆匆递给“兑糖客”,换来麦芽糖塞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稍有经验的孩子会早早收拾好废旧物品,等待“兑糖客”的到来。

  如今,孩子们能吃的零食可谓琳琅满目,糖果、蛋糕、饮料等各色美食应有尽有。我们在大街小巷已难见“兑糖客”踪影,而废弃物品也多被扔到垃圾桶里。

网络编辑:张超霞

兑糖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