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南宋平阳县丞范寅孙

2020年08月07日 10:01:16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作者 蔡新祥 编辑 王秀华

  在中国历代士人中,只要提起范仲淹,几乎无人不晓。他所撰写的《岳阳楼记》更是不朽名篇,千古传颂,脍炙人口,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金声玉振,熏育了无数中华士子。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其一生全面实践以“仁”为中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他去世后,被宋廷赐谥为“文正”。宋仁宗为其亲书《褒贤之碑》。后从祀孔庙,称先儒范子。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诗书传家,尤重德教,《岳阳楼记》所表述的忧乐观也是范氏家训。范仲淹有四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范氏父子,五人俱为宋朝名臣,子承父志继父德。大儒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三《高平学案》述范仲淹之学,四子俱入编“高平家学”。范氏家族代有贤人,其曾孙范寅孙在南宋绍兴年间担任平阳县丞,任上治政勤能,急于民事,兴修水利,是平阳历史上的一位名宦。

  

  治政勤能兴修水利

  据目前史料考证,范寅孙为范仲淹曾孙,是范仲淹次子范纯仁孙子,其辈分排序为范仲淹、范纯仁、范正国、范寅孙。范寅孙其人在史料记载并不多,笔者多处查询,所得记载大略与历代《平阳县志》记载一致。

  据史料载:“范寅孙,宋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曾孙。高宗绍兴中,为平阳县丞。治政勤能,急于民事,兴修水利,人多赖之。”见《万姓统谱》卷九、(弘治、万历)《温州府志》名宦志、民国《平阳县志》卷二六《职官志五·名宦列传上》。

  温州万全平原的平阳万全、瑞安东乡、南社,三乡西南负山,东北濒海,凡农田20万亩,但水利设施不足,民间常有纠纷。而这一带东海岸线长,沿海平均潮差约有5米,最大有7米多,是全国高潮差区之一。潮汐涨时,海水倒灌入河,淡水变咸,影响农田灌溉,导致农业减产、绝收。潮汐退去时,农田成了“烂田”,危害极大。因此,在飞云江江口一带,修建水闸陡门用于挡潮尤为必要。

  吴蕴古,字醇之,号白斋,平阳万全宋埠长桥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官居太常寺博士。他为故乡捐材,首建沙塘陡门。绍兴三年(1133),吴蕴古不畏其难,费累数千万创筑,“为屋七间,用巨木交错,坚若重屋,虚其中三间之上层置闸焉,密置厚板柜土,连络塘岸。又多沉石攒楗以拱敌水势。”建成后,瑞、平两邑的三乡之水盈涸有则,启闭以时,田用屡登,从此平息了一场持续不休的民众水利纠纷。

  然而,好景不长,绍兴十六年(1146)秋,沙塘陡门就被一场大水冲毁了。这一年,吴蕴古和他的儿子吴通直一起,再次研究陡门的建造。

  绍兴十七年(1147),范寅孙至平阳担任县丞一职。百姓向他报告了沙塘陡门被水毁坏之事。范寅孙说:“水利不修,咎将在我。”之后,范寅孙与吴蕴古、吴通直、周端夫、周诚等一起,前往实地查勘,并将位置稍加北移,重建沙塘陡门。

  

  

  绍兴十七年(1147)二月十七,范寅孙令吴通直主持开工修建,直到六月二十,陡门竣工。这次重建工程得到不少乡民的资助。据宋之才《沙塘陡门记》记载:“役工四千,糜钱百余万,皆二邑民辅之。”其中,有蓝田范氏一家,将财产全部捐出,以支持该工程建设。历时约四个月,这个投入4000多役工、耗银百余万两的工程,在平阳、瑞安两县民众的协力鼎建下总算告竣。四十多万亩农田因而受益,万全平原之上,平、瑞两县民众的农收也有了保障。

  乾道二年(1166),又一场没顶大水将沙塘陡门及其附近一些陡门塘埭一扫俱空。到了淳熙二年(1175),瑞安令刘龟从、平阳令杨梦龄率三乡民众共筑。淳熙十二年(1185),平阳县令赵伯桧与吴蕴古的后人继承了重建陡门的任务。工程完工后,乡贤侍郎徐谊、知阁蔡必胜又在陡门上建了一座“召杜亭”。后因沿涂下有涨涂,乡绅向官方请示募人开发耕种,用每年三百石的谷租收入来充当维修资费。此事在徐谊的《重修沙塘陡门记》有载,这属于后事了。

  清代平阳著名诗人张綦毋有诗道:“昔年遗爱有谁存,召杜名亭不可谖。令数端明遗令绪,丞传文正有曾孙。”写的就是范寅孙与吴蕴古家族以及徐谊、蔡必胜修建沙塘陡门的历史事迹,范寅孙也因此被列入平阳名宦行列,并入祀《名宦祠》。

  

  君子之交千古流芳

  范寅孙与宋代平阳名人宋之才之间有不错的交情。范寅孙在平阳的主要政绩亦见载于宋之才的《沙塘陡门记》。

  宋之才(1090-1166),字庭佐,号云海居士,曾从杨时学,宋两浙路温州平阳县万全乡四都(今万全镇宋桥社区)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调贵州主簿,改京兆府学教授。此后,十八年未得升迁。绍兴五年(1135),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国子司业,权吏部侍郎。以敷文阁待制奉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闲居十年,复起为知泉州。绍兴三十一年(1161),以朝奉大夫致仕,卒。著有《云海敝帚集》。《全宋诗》卷一七六○录其诗三首。

  据文献载,绍兴十五年(1145),宋之才因得罪奸臣秦桧,固求闲佚,请祠以归,居乡十年。其间,绍兴十七年(1147),范寅孙来任平阳县丞,与吴蕴古、吴道直叔侄重建沙塘陡门,六月二十竣工。据史料载,“(沙塘陡门重建后)既以敌水势,又便以蓄泄。可排泄平瑞三乡八十四支山流之水,灌溉农田四千顷”。六月下旬,万全再遇暴风骤雨。沙塘陡门开闸泄洪,“虽神造鬼设不过是也”。宋之才遂为之作《沙塘陡门记》。

  皇祐四年(1052),范仲淹殁。嘉祐五年(1060),陕西庆州城为之建范文正公祠。绍圣元年(1094),祠刻范公画像,皇祐进士阎灏为之作《范文正公真赞》,陕西转运使、直龙图阁、知庆州穆衔书之。宣和五年(1123),诏改范文正公祠为忠烈庙。宋室南渡后,因“西土皆陷,忠烈之庙越在异邦”,而“苏,公故郡也,而天平山则公祠墓在焉,公之精神必往来乎此”,遂于绍兴二十年(1150)修建义庄范文正公祠。绍兴二十年(1150)五月,应范寅孙所请,宋之才为苏州义庄范文正公画像、真赞、作正书。宋之才所书、阎灏所撰的《范文正公真赞》,镌于义庄范文正公像碑上部。

  清代孙星衍《寰宇访碑录》卷九载:“义庄范文正公赞像,阎灏撰,宋之才正书,绍兴二十年五月。”《吴都文萃》卷六《范文正公像真赞》:“英英如神,岩岩如山;仁义道德,盎于颜间。大忠皋夔,元功方召;以赞中枢,以尊严庙。佑我仁祖,格以皇天;是肃是虔,不倾不骞。虽庆有祠,邦民瞻思;庆山可夷,兹堂巍巍。”

  范寅孙现存诗文极少,笔者仅见《南雁荡山志》中载有其诗《藤道》。诗云:“峻极藤为道,盘旋百转多。崖悬枯树杪,涧折怪岩阿。雁人云霄去,猿从荆棘过。谁云西蜀险,较此更如何?”由此诗可知,范寅孙曾到过南雁荡山,并留有诗句,这也是他与平阳之缘分所在。

  总之,作为千古历史名人范仲淹之后人,范寅孙在平阳县丞任上为政有为、关爱民生、治政勤能、兴修水利。范寅孙为官一任,可谓造福平阳一方。八百余年过去了,平阳的百姓也不会忘记他,把他的事迹记入史册,并列入名宦祠祭祀。

网络编辑:周昌均

南宋平阳县丞范寅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