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传经学 留著述——明代平阳蔡氏家族学术传略

2020年07月24日 13:56:10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通讯员 蔡新祥 编辑 王秀华

  

  

  平阳文化自理学而兴,经宋、元、明三朝的鼎革变迁,政治中心的北迁,行至明初,平阳学统已渐式微,除徐兴祖、王宗远、方子深、方继学、王朝佐、应德诚、郑思恭等著名学者外,特别要指出的是明代弘治到万历年间的蔡氏家族。这是目前鲜为人知的平阳明代学术家族。

  蔡氏三代

  蔡芳家族是个举人世家。蔡芳、蔡瓒、蔡立身著书立学颇多,科考命运却奇差,祖孙分别五次与七次考取进士失败,名落孙山,但他们在撰修地方志上有特殊贡献,有弘治《温州府志》、万历《青阳县志》《九华山志》流传于世。蔡瓒的《书经会源》、蔡芳的《春秋训义》等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蔡芳(1465-?),字茂之,平阳万全榆垟人,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明代杰出经学家。他10岁能诗,经史贯通,居家孝友,五试春官不第。以国子监荐授南京光禄寺署正,升福建盐运司副使,居官清苦,后致政归里。蔡芳曾与永嘉王瓒同纂弘治《温州府志》,曾折衷诸传,校《十三经注疏》,著《丧礼酌宜》《大祀志》《春秋训义》。《明史·艺文志》有载,今著目录见《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25卷《千顷堂书目索引》等文献。

  蔡芳从子(侄儿)蔡瓒,字献卿,号宾阳,岁贡,任丰城训导,继承蔡芳家传。蔡瓒著述甚多,有《书经会源》八卷、《四书集讲》十卷、《皇朝名臣录略》二卷、《历代人物志略》六卷、《文集》六卷、《诗集》二卷、《通书便览》二卷,又编撰《格致集》六十卷,未成而卒。今均佚。

  蔡立身(1549-?),蔡瓒子,平阳县城南郭仕巷人,官知州。蔡立身字师曾,号凤池,万历元年(1573)举人。嘉靖年间,少年蔡立身入县学读书,被县丞王宗茂称为“小友”。他于隆庆年间中选贡第一;万历元年(1573),应天乡试中举“解元”,后被人举报异地选考,降为“亚魁”。蔡立身七次赴试而不第。

  万历二十年(1592),他被选授青阳知县,有善政,升高唐知州。在职期间,蔡立身还创办乡、社学,整顿县学秩序。青阳任满,被授以文林郎(正七品升授之阶),升任高唐知州,不仕而归。

  蔡立身是明代大儒王樵的学生,曾刊行其《尚书日记》十六卷;他曾从邹元标讲学阳明思想,著有《删补书经注》《青阳县志》《九华山志》《星山遁叟文集》《上蔡宗谱》。传世的《青阳县志》《九华山志》原刊本均藏于台北中央图书馆。现存蔡立身代表作《西铭俗说》一篇,从该文可略见其学术思想。

  蔡立身与理学大儒王樵

  由于蔡芳与蔡瓒历史资料的欠缺,著作的佚失,其学术思想已不可深究。而蔡立身著作虽然也佚失,但通过查据、考究,发现与其交往的名人、儒士颇多,尚可作初步研究探讨。

  明代学术思想大致经历了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而蔡立身从学的老师刚好是明代理学大儒王樵与心学大家邹元标,因此可大致推出蔡立身的学术思想兼具上述两者。

  王樵(1521-1599),金坛(今属江苏)人,字明远,号方麓。嘉靖二十六年(1548)进士。历刑部员外郎,累迁南京刑部右侍郎,擢右都御史。卒,谥“恭简”。王樵潜心经学,于《易》《书》《春秋》皆有纂述。著有《方麓集》《尚书日记》《读律私笺》《春秋辑传》等。王樵是明代理学宏儒,汤显祖言:“盖予未仕时,即知东南江海之上,明经术守先王之道者,方麓先生一人而已。”

  蔡立身以南畿“亚魁”之身份会试京城时,遍交海内名士,而其从学于大儒王樵则少为人知。

  蔡立身何时从学王樵已不可考。《尚书日记》十六卷乃是蔡立身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校刊发行,颇为不易。《尚书日记》首卷第一行顶格题“尚书日记卷之一”,第二行低六格题“金坛王樵著,门人平阳蔡立身校”;书前有王樵“尚书日记序”,署“万历乙未(二十三年,1595)春三月丙子月朏金坛王樵序”。《尚书日记》乃王樵自山东乞归时所作,时年75岁。从他托蔡立身点校刊发并自序,可以看出师生间的亲密关系,也说明大儒王樵对蔡立身的信任与器重。

  《尚书日记》一书是依南宋大儒蔡沈《尚书集注》之说,主要特点是“求圣贤之心”,宣扬二程、朱子(熹)的“德、仁、敬、诚”之说。该书为王樵经学思想研究之集大成者,其本人极为重视。由蔡立身来点校刊发,等于是说,蔡立身是他信得过的学术思想传人。

  蔡立身与心学大家邹元标

  阳明学是明代显学,又称王学、心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字阳明)发展而来的儒家学说。王守仁继承宋儒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提倡“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阳明学对当时的东亚地区有较大影响。

  邹元标(1551-1624),字尔瞻,号南皋,江西吉水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邹元标曾师欧阳德、罗洪先,得王守仁的真传(第三代)。时与赵南星、顾宪成被并称为“三君”。他在《明儒学案》中占有重要一席,黄宗羲将其列为“江右王门”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把“致良知”发展为“致良知,务良能”。

  蔡立身曾从心学大家邹元标讲学,是较早将阳明学说输入平阳的人之一。

  明代心学宗师王阳明生前曾两游九华山,写下了50多首诗歌及《九华山赋》,与青阳即莲花佛国九华山结下奇缘。王阳明病逝后,他的弟子和青阳县令祝增等人在九华山化城寺西建堂纪念,正堂匾额为“勉志”,堂后建仰止亭,合称阳明书院,又称阳明祠堂。蔡立身善问学。他任青阳县令时,与邹元标交好。二人常通宵达旦探讨阳明之学。邹元标非常看重蔡立身的为人之道。蔡立身修建九华山太白阳明祠后,邹元标曾两度撰文为之记。

  据《愿学集·答蔡凤池明府》(卷二)载,邹元标曾以杨简当年谒拜陆九渊门下,陆象山指点杨慈湖心中之疑惑,杨恍然大悟为例,书答蔡立身,并以其求学的切身体会引导蔡立身入阳明学之门。文中,他以“门下”称呼蔡立身,可见邹蔡之间关系非同一般。

  结语

  蔡芳、蔡瓒、蔡立身三代学者著述立学。由于著作佚失,现存仅有弘治《温州府志》、万历《青阳县志》《九华山志》。他们的学术思想不可深究是为憾事,尤其是蔡立身,身兼理学、心学两大派,学术思想跨度极大,故其见闻极其广博。凡经史百家、宇宙名物、婢官小说、医卜星术、虫鱼草木,他无不洞悉其理。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张载的思想深邃广博,开创了宋明理学思潮中的“气”学一派,也称“关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西铭》原是张载为开示学者而作的一篇哲学论纲。它在张载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二程以后的理学家,甚至反理学的哲学家,几乎无不推崇备至,辙取以教门人。蔡立身的《西铭俗说》就是其对横渠先生《西铭》一文的解读,集中体现了其一生之学术思想。

网络编辑:谢天涯

传经学 留著述——明代平阳蔡氏家族学术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