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水”的故事

2020年01月08日 10:33:11 来源:腾讯体育

  徐怀亮 编辑 王秀华

  1968年3月,那年我十六岁,参军去到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在城西湖军垦农场当了一名“庄稼兵”。在那段岁月,我努力适应着恶劣的生活环境。

  还记得随着夏天的来临,我们遇到了一个难以逾越却不得不面对的困难。霍邱县的夏天异常炎热,严重缺水。

  六月的天,空气像凝固了一样。一路上随车飞扬的灰尘早已沾满了带汗的白衬衫。汗水湿透了军衣,慢慢地又被干燥的空气带走,留下一层白色的污渍。忙碌中,衣服又一次被汗水渗透,从里到外粘糊的军装裹着湿热的身体,说不出的难受。这对于在南方长大的我,简直就是煎熬,如今想起还记忆犹新。

  我清晰地记得,出操回来后,自己在仅有的半脸盆水中用水杯舀起一点水,倒入口中咕噜几声,就算是刷牙了,浸湿小半块毛巾,擦一下眼周、鼻子、嘴巴,就算洗过脸。一日三次的洗碗,我小心翼翼地舀出一点水,洗后倒在盆子里沉淀。不能留下油腻,否则,洗出来的衣服就更脏了。出了汗,我也只用一丁点水擦擦。到了傍晚,我就顾不上那么多了。我将整条毛巾浸湿,好好擦一下身体,然后让水在盆中沉淀。过个把小时后,我把沉淀好的水倒入另一个盆中,把被汗水浸泡过的脏衣服洗洗完事。洗脚这一关,能免就免罢!实在臭得不行,也只好抽出少部分水在脚底板蹭蹭,擦干后就算完成。

  一天的劳累,我慢慢进入梦乡。只在梦中,我才能看到一湖碧水,玩得尽兴,洗得痛快……

  旱情严重时,部队想方设法到地方上取水。通过拉水、运水来解决连队的用水难题。三排驻在晒场上,他们遇到的困难更严重。晚上天气热,三只蚊子一碟菜。蚊子的“嗡嗡”声加上汗臭味,让人无法入睡。

  后来,在排长的带领下,一场挖井取水的讨论会在战友间展开了。安徽六安和寿县的兵最积极,他们撸起袖口,捲起裤角,打着号子,唱起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歌声响彻云霄。很快,晒场的边上挖出了一口井,但因土质疏松,还未等水出来,就以失败告终。大家不灰心,接着再干。换个地,再挖第二口井,第三口井……当大家挖到六米深时,终于冒出了地下水。愿望终于实现了!但水是黄色的,怎么办?为了生活,大家只好用明矾澄清。有了这口井,大家洗衣、做饭、烧水都有了依靠。

  缺水的岁月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而那暴风雨带来的雨水又让我们经历了另一场战斗。

  那时正值小麦成熟,小麦长得特别好,可天公不作美,连续下了几天的暴雨,降雨量有增无减。为了确保小麦丰收,大家紧急动员,不惜一切代价,动员一切力量,与天斗,水中捞麦,与地斗,颗粒归仓。于是,一场保卫粮食的“双抢战斗”打响。连队进行了“战前动员”,战士们个个磨拳擦掌,蓄势待发。大家手里拿着镰刀,踏着泥泞的道路,按预先分工抢收麦子。天空就像漏洞了一样,一刻不停地下着雨。抢收中,开水一下子供应不上,口喝的滋味真是不好受。早晨出去,晚上回来,皮肤已经变得黝黑,而被衣服裹住的部分却被水浸泡得苍白异常。劳累了一天,不管怎样闷热,也不管蚊子叮咬,大家倒头就睡。放哨的战士还在无怨无悔地站岗。就这样,我们在风雨中坚持了半个月,完成了抢收任务。

  我的家乡,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如今经济发展了,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幸好五水共治的“号角”已经吹响,更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万物也不能生长,世界也会失去光彩。节约用水、保护好人类的生命源泉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职责,这是我在那段岁月中最深刻的体会!

网络编辑:张超霞

“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