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遇 见

2019年05月21日 10:32:15 来源:腾讯体育

  任泽健

  人间五月天,最美是遇见。

  中旬,我在厦门大学培训,专程去拜访黄绍坚先生。黄先生是厦大知名教授,在文学、历史学研究方面均有建树。我们一起聊美食、聊文史,其乐融融。

  我和黄先生交往始于几年前,他和余巧英博士来平阳寻找已故革命文化名人黄藻儒先生的资料。他低调内敛的气质,儒雅博学的谈吐,学术上的严谨敬业,让我们一见如故。后来就有了不间断的联系。《黄藻儒文存》今年初终于得以出版,此书得到了温州文史界的好评,《温州日报》文化版专题进行了介绍。

  黄先生是为细心的人,每每看到有关平阳的史料,他会及时转交给我。这特别让我感动。记得他曾发给我一份平阳地图,并留言说:“我在哈佛大学图书馆寻找资料,找到这份平阳地图,也许你用得上”。面对这份珍贵的地图,我陷入了沉思。后来我写过一首小诗相赠——《平阳地图——兼致黄绍坚先生》:2018年12月25日,圣诞节/你从哈佛大学图书馆发来微信/一份1953年的平阳地图/在我醒来的清晨展开//风从纱窗进出/山的样子清晰/时间有了意义/不再是存于眼前的实景//我俯察一幅地图/看着硝烟溅起的水花/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兄弟的手,握紧松开//炎热的夏天,黄先生来过/在鳌江之畔,找寻历史的枝蔓/然后一起面对淡红的杨梅酒/酒过三巡,话匣大开//你走后的日子很寂寞/一本书,翻了又翻/我们也是矫情的儿郎吗/来一场万里寄相思//当年绘制者何其用心/在丛山峻岭,目光搜过/谁才是这方山水的主人啊/黄先生懂,我也懂//这样的念头一闪/美食纷纷登场/地图,瞬间打开/其实我们相距不远啊。

  黄先生骨子里有着民国文人的气质。这类人,远看不会感觉怎样,一旦接触,会让你心生敬佩。他对学生的关心,对同道者热诚,无不显示他为人处世尚简的一面。这种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诚如王阳明所提倡,只求日减,不求日增。这一切在他身上显得轻松洒脱。简单是基于某种理念指引下的生活方式。只有简单,才更接近美的本质。

  那晚,我赠他以平阳黄汤茶,他送我高粱酒。这种老朋友间的交往,透着礼轻情意重味道,更有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醇。我们喝着青岛啤酒,享受着清凉的海风吹,这是多么好的遇见。

  在厦门大学的一周,还适逢了另外一种美好。在微信朋友圈中知晓老同学杜东梅也在此培训。他乡遇故知,可谓人生之喜。

  紧张的学习间隙,相约见面并不容易。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鲁迅像作为见面地点。把鲁迅像作为地标,也许这是文科生的一种情结,也许是我们骨子里仅存的一点不合时宜吧。

  我们在校园漫步,重温着过去的美好时光。老同学见面总有许多话题,我们从鲁迅聊到莫言,从历史聊到时下。老杜依旧还是那个豪爽的样子,长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文,铿锵有力,声情并茂。生活观上,他颇有老树的境界,喜欢散淡自由,读人生书卷,行万里长路。

  我们特别留恋三尺讲台的时光。老杜曾是位好老师,他常说哪有教不好的学生。天寒地冻的北方,有一次他讲到动情处,让学生打开所有的门窗,漫天大雪中,他带领着学生激情豪迈朗诵《咏梅》。那真是难得一见的场面。

  如今,他成了一名好法官。面对大海,他依旧豪情万丈。我和老杜离开讲台久已,何时能再持教鞭,来一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确实该是人生更美的遇见。

网络编辑:张超霞

遇 见